市民政局创新特殊人群救助机制经验交流

  立足社会治理实际效果 创新特殊人群救助机制

  开展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和刑释解教(矫)人员安置帮教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20xx年上半年,xx省xx市民政局、司法局在联合开展的特殊人群生活状况调查中发现,一些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矫)人员因文化程度低、谋生技能缺乏、就业观念陈旧、竞岗能力差,长期无法实现就业;有些人回归社会后,生活无着、四处漂泊流浪,最终走上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针对这一状况,xx市民政局、司法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在“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总体要求下,将具有xx市户籍的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矫)人员中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为这一特殊群体构建个性化的救助通道,帮助其逐步适应并顺利融入社会,努力实现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目标。

  在具体制度设计上,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个体实际,分类落实相关政策

  1、落实社会福利政策。对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社区服刑和刑释解教(矫)人员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落实社会福利政策,实行养、治、教并举的工作方针。属于城镇户籍的,经镇民政办考察并报市民政局审批、核准后,安排在社会福利机构;属农村户籍的,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安排在农村敬老院,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2、落实临时性救助政策。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特别是刑释解教(矫)回归社会不足6个月,且暂时无法就业、缺乏经济来源导致生活困难的,落实临时性救助政策。通过发放临时救助金、提供生活必需品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避免因生活困难而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落实就业援助政策。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题,xx市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提供职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对有就业意愿但缺乏技能的人员,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提供创业咨询、项目推介、资金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帮助他们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吸纳这类人员就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和补贴,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就业帮扶机制。

  二、强化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1、建立心理辅导机制。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xx市建立了心理辅导机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通过个别谈话、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他们正视自身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信和自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加强对家属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开展人文关怀活动。为了更好地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融入社会,xx市积极开展各类人文关怀活动。如组织志愿者定期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与社会的互动交流;设立爱心基金,为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提供紧急救助,确保他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三、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建设

  1、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xx市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法治教育片等多种形式,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自觉远离犯罪行为。

  2、加强道德建设。为了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重塑人格,xx市注重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同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培养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逐步恢复社会信任和社会地位。

  四、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1、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网络。为了更好地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顺利回归社会,xx市建立健全了社会支持网络,整合政府、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合力。政府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社区负责日常管理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企业和社会组织则发挥各自优势,提供就业机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专业服务,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

  2、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为了实现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的长效管理,xx市积极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建设。通过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动员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同维护社区安全稳定。同时,鼓励和支持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逐步实现从被管理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五、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1、总结工作经验。近年来,xx市在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救助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通过不断总结和完善,xx市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救助体系,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今后,xx市将继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努力打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推广先进典型。为了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救助工作中来,xx市注重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通过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榜样,弘扬正能量,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利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扩大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资源和力量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总之,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救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xx市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完善社会支持体系,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救助路径。未来,xx市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努力实现社区服刑人员和刑释解教(矫)人员的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市民政局创新特殊人群救助机制经验交流》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8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