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林业和茶产业局产业扶贫发言材料
林业产业是与农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的产业之一,具有链条长、就业容量大、收益期可持续等优势,在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中具有重要基础保障作用。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在实施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林业产业的带贫作用,推行政府引导、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组织联动、农户参与的建设模式,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油茶、苗木花卉、特色林果等脱贫能力强的密集型林业产业,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在产业基地务工、土地入股分红和农民自己发展经济林等形式,获得收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发展林业产业,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还是在有效巩固脱贫成果的稳定阶段,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全市林茶部门主要抓了以下几项林业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助力脱贫攻坚。一是茶产业。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13.8万亩,总产量7.2万吨,产值122亿元,全市茶产业从业人员120多万人,其中茶农超过100万人,茶农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全市有300多家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种茶大户参与茶产业扶贫工作,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约3.5万户、10万人脱贫。某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主动承担起某区某镇11个行政村341户、75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攻坚重任,目前,公司给承担的贫困户每户20xx元的帮扶资金用于购买茶苗、肥料、农具等物资,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29名,帮扶62人就业。某县某镇某村某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1000多万元种植的1000多亩黄金茶基地,201x年,合作社支付农户劳务用工50多万元,202x年预计需要80多万元。黄金茶已成为某镇的特色产业,是脱贫攻坚和促进乡村振兴的亮点产业。
二是油茶产业。油茶产业是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既能够带动一家一户的种植,又能够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提升产业竞争力。我市某县某镇自20xx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油茶产业发展的号召,依托本地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推广油茶种植。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该镇油茶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千亩迅速扩大至现在的近3万亩,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为了提高油茶产业的附加值,某镇引进了先进的油茶加工技术,建立了现代化的油茶加工厂,实现了从原料生产到成品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据统计,202x年,该镇油茶总产值达到2.5亿元,直接带动了1200多户农户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到了40%以上。此外,油茶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兴起,形成了“油茶+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苗木花卉产业。苗木花卉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近年来,我市某县某乡以打造“花园式乡镇”为目标,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推动苗木花卉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该乡已建成多个高标准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种植了包括樱花、紫薇、红枫等在内的多种观赏性植物,年产值超过1亿元。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条。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苗木花卉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增收。据统计,202x年,该乡苗木花卉产业直接带动了1500多户农户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到了30%以上。
四是特色林果产业。特色林果产业是我市林业产业中的另一大亮点,以其高附加值和市场需求大而受到广泛关注。某县某镇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特别是猕猴桃、蓝莓等高效益水果的种植。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方式,该镇特色林果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质量稳步提升。202x年,该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亩,产量突破了1000吨,产值超过了1.2亿元;蓝莓种植面积也达到了20xx亩,产值接近6000万元。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还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特色林果产业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据统计,202x年,该镇特色林果产业直接带动了800多户农户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到了50%以上。
综上所述,林业产业在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努力,我市林业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升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某市林业和茶产业局产业扶贫发言材料》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7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