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根据《关于认真开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文件精神,本人紧密联系个人的学习工作实际,在学习研讨、专题调研、征求意见、谈心谈话的基础上,着重从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还存在不足、落实整改监督责任还有一定差距、“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突出问题整改还不够到位、政策落实仍不够精准、驻村帮扶工作有削弱迹象、资金项目管理使用不规范等六个方面深挖细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具体表现,剖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认真思考并提出了下一步改进的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表现

  (一)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还存在不足

  一是政治站位还不够高,认识还不到位,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一些大政方针不够主动、不够系统。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对于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扶贫攻坚中的应用,缺乏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导致在某些关键环节上推进力度不够。

  二是扶贫政策措施涉及面大、覆盖面广,有的部门责任不明确、目标不明晰、重点工作不到位,促进贫困户、贫困村稳定增收的办法不多,影响脱贫攻坚成效。比如,个别地方对贫困村、空壳村实施脱贫项目、致富产业的谋划指导不到位,部分扶贫政策资金未找到合适项目使用实施,导致长时间滞留村级集体账户;又如,个别村对贫困户动态调整不及时,未及时进行家庭成员动态调整,贫困人口没有应纳尽纳,造成个别贫困群众未能享受相应扶贫政策;再如,个别乡镇党委与扶贫职能部门协调对接不充分,仍存在少数贫困户自有住房条件差、生活饮用水未经检测等问题。

  (二)落实整改监督责任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统筹协调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执纪不够有力,工作满足于落实上级部署,创新动作不多,方式方法单一。在监督执纪的过程中,有时过于依赖常规手段,缺乏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创新举措,导致监督效果打折扣。例如,在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上,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和技术支持,难以做到实时跟踪和全面覆盖,使得一些潜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二是牵头开展脱贫攻坚监督检查少,认为脱贫攻坚督查由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开展督查就够了,主动牵头开展相关督查差,工作更多的是坐在办公室出文件、报数字,不接地气,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监督工作的实效性,也容易导致基层干部产生应付心态,影响脱贫攻坚的整体质量。例如,在一次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的督查活动中,尽管发现了多个村庄存在饮水安全问题,但由于后续跟进不力,导致这些问题迟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督促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方面做得不够。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着重要的监管职责,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行业监管存在盲区。例如,教育部门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时,由于与民政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未能及时享受到应有的补助,影响了政策的实际效果。

  (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突出问题整改还不够到位

  在“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部分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危房改造力度,但由于部分贫困户经济条件较差,自筹资金能力有限,加之改造标准较高,导致一些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存在差距。在健康扶贫工作中,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加之部分贫困人口健康意识淡薄,导致健康扶贫政策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例如,部分乡镇卫生院设备陈旧、药品短缺,无法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导致一些患病群众不得不前往县城甚至省城就医,增加了经济负担。三是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在教育扶贫方面,虽然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但由于部分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加之家长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贫困家庭子女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教育扶贫的效果。

  (四)政策落实仍不够精准

  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过程中,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存在精准度不够的问题。一是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在政策宣传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实质内容的传达,导致部分贫困群众对政策理解不透彻,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例如,在推广产业扶贫政策时,由于宣传不到位,部分贫困群众对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了解不足,导致政策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基层干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在落实低保政策时,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导致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被纳入低保范围,而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群众却未能享受到应有的保障。三是政策评估反馈机制不完善。在政策实施后,缺乏有效的评估反馈机制,导致一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了政策的整体效果。

  (五)驻村帮扶工作有削弱迹象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驻村工作队人员变动频繁,影响了帮扶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由于驻村工作队人员调整频繁,新队员对村情民意的了解需要时间,导致帮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二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沟通协调不畅。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有时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之间沟通不畅,导致一些好的想法和建议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三是驻村工作队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在驻村帮扶工作中,部分驻村工作队存在纪律松懈、作风漂浮等问题,影响了帮扶工作的实际效果。例如,个别驻村工作队员存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脱岗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驻村帮扶工作的形象。

  (六)资金项目管理使用不规范

  在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用过程中,尽管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一是项目申报审批程序不严格。在项目申报审批过程中,由于审核把关不严,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得以立项,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组织不力等原因,导致一些项目进展缓慢,影响了扶贫项目的整体效果。三是项目验收标准不统一。在项目验收过程中,由于验收标准不统一,导致一些项目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扶贫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在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扶贫资金被挪用、挤占,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主观方面的不足。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在日常工作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学习不够系统、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对政策把握不准、执行不到位。二是责任意识不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自身肩负的责任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导致在落实各项任务时态度不坚决、措施不扎实。三是创新能力不足。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举措,导致一些工作方法陈旧、效果不佳。四是工作作风不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工作不接地气、不深入,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效果。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同时,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聚焦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好住房安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对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

  四是深化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民声、多解民忧,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帮助驻村工作队解决实际困难,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员干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7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