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关于推进国务院十省百家办事大厅暗访督查问题整改落实对照整改分工方案

  根据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关于推进国务院十省百家办事大厅暗访督查问题整改落实的通知》(xx政公函〔201x〕xx号)精神,国务院、省政府近期即将展开全面督查。为推进相关问题核查,并切实抓好整改,对六点要求进行分工,形成本方案。

  一、关于“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

  (一)由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对市、县两级所有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并按模板做好市、县两级事项的统计工作。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政策法规科;完成时限:8月xx日前。

  通过此次梳理,旨在全面掌握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的具体情况,包括事项名称、设定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确保每一项服务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此项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的透明度,还能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等,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差。最终形成的统计报告将作为后续改革的重要依据,为实现“三集中、三到位”奠定坚实基础。

  (二)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实现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政策法规科、联审代办科;完成时限:8月xx日前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步骤和措施。

  为确保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办理,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具体步骤和保障措施。首先,要对现有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审查,确定哪些事项适合集中办理,哪些事项需要进一步优化流程。其次,要建立健全内部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确保事项顺利入驻。最后,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集中办理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集中办理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三)对照省政府发布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积极推进市、县两级公共服务事项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政策法规科、大厅服务中心;完成时限:8月xx日前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步骤和措施。

  推进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关键环节。为此,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对照省政府发布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逐一核实本地区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情况,对于尚未集中办理的事项,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和具体措施。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和配合,确保事项顺利入驻。此外,还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等手段,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关于“强化部门自建政务大厅监管”

  (一)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要积极推进部门自建政务大厅纳入行政效能监管范围。要报请当地政府,完善部门自建政务大厅考核奖惩机制,对其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纪律的在编人员、聘用人员以及外单位借用派驻人员都要进行问责追究。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效能监督科;完成时限:8月xx日前对各分中心开展一次专项监督,并制定常态化监管方案。

  为确保部门自建政务大厅的规范运行,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积极推动将其纳入行政效能监管范围,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明确奖惩标准和程序。要定期组织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收费标准等方面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同时,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监管效果。

  (二)加大部门自建政务大厅业务指导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沟通交流机制,对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与业务指导。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业务指导科;完成时限:8月xx日前制定方案,明确目标、步骤和措施。

  为提升部门自建政务大厅的服务水平,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加大对这些大厅的业务指导力度,帮助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沟通交流机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其次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如信息化建设、数据分析等,帮助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后要加强对部门自建政务大厅的业务指导,针对其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三、关于“优化服务环境”

  (一)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环境。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综合管理科;完成时限:9月xx日前完成规划,12月xx日前完成改造。

  良好的服务环境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条件。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进度安排。要合理布局服务窗口,优化功能分区,确保群众办事便捷高效。同时,要加强智能化建设,如增设自助服务终端、智能导引系统等,提升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此外,还要注重细节管理,如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提供舒适的等候区等,营造温馨和谐的服务氛围。

  (二)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业务指导科、效能监督科;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是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改进的重要方向。为此,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明确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时限等方面的要求。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同时,要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此外,还要注重服务创新,探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实现便民利民。

  四、关于“加强队伍建设”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人事科;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等活动,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业务指导科;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业务培训是提升队伍专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授课,分享先进经验和做法。同时,要注重实践锻炼,鼓励工作人员参与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五、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政策法规科;完成时限:10月xx日前完成阶段性任务,长期坚持。

  简政放权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核心内容。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要按照“能放则放、能简则简”的原则,对现有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同时,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防止出现管理真空。此外,还要注重总结经验,推广成功案例,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业务指导科;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创新服务模式是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积极探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要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同时,要推广移动政务服务,开发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应用,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办理业务。此外,还要注重用户体验,不断优化服务界面、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友好度。

  六、关于“加强宣传引导”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宣传科;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政策宣传是提高群众知晓率、增进社会共识的有效手段。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广泛宣传政务服务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内容、掌握办事流程。要通过制作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增强宣传效果。同时,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解答群众疑问,消除误解和疑虑。此外,还要注重收集群众反馈,及时调整宣传策略,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典型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头领导:xx;牵头科室:宣传科;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典型宣传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方式。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需注重挖掘和培树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弘扬正能量,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要通过媒体报道、网络推送等方式,广泛传播典型事迹,扩大社会影响。同时,要注重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各市(州)政务服务中心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政务服务中心关于推进国务院十省百家办事大厅暗访督查问题整改落实对照整改分工方案》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