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意见》推进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意见》(x委发〔201x〕x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xx产业实力雄厚、研发平台较多的优势,抢占科技创新先机,推动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发挥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在推动产业创新中的支撑作用,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推进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指示为指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突出服务实体经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成为全面振兴转型的第一动力,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围绕深化xx市“一中心”建设、突出新旧两个产业方向、建设四大优质载体、落实七大创新任务,实施“1247”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产业+企业+平台+人才+载体+政策”于一体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做优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构筑区域性创新人才高地,建立产业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密切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和高效率的科技创新道路,助力“强富美高”新xx建设,成为我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我市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板块和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翻番,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2. 产业体系更加优化。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若干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3. 科技创新平台更加完善。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4. 人才集聚效应显著。通过实施“顶尖人才集聚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形成人才资源集聚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5.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落地我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强对现有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 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共性技术难题,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转移转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3. 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搭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对接活动,推动双方在项目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吸引高端人才参与企业技术研发。

  (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按照“龙头带动、链条延伸、集群发展”的思路,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对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3.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全产业链协同水平。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拓展数字应用场景,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三)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壁垒和地域限制,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2.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支持企业通过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政策和先进典型,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论坛等活动,搭建创业者展示交流平台,促进创新资源有效对接。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政策扶持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出台更加精准有效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优化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三)强化人才支撑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他们领衔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带领团队开展前沿探索。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技能人才提升计划”,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解决好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让各类人才安心创新创业。

  (四)深化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孵化器等,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成果来我区转化应用。鼓励外资企业在区内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共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总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强富美高”新xx建设的关键举措。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某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意见》推进工作方案》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