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审计的三点体会
浅谈国有企业审计的三点体会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基层审计部门目前以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项目居多,而围绕国有企业开展审计的项目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经验不够丰富,难免走弯路,审计项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重点核心内容,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国有企业审计要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抓住核心重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一是要从企业的历史沿革、设立背景、所有制性质、股权结构、组织结构、经营范围、业务活动、资本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对企业发展战略及规划进行初步了解,使审计的方向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二是对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企业经营利润、负债率等主要经济指标需要准确计算,结合企业的会计制度,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与关联单位经济往来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判,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三是对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和运行情况,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技术手段、融资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效进行评价,建立真实有效的评价体系。
二、丰富企业审计知识,使审计更具针对性
审计人员应针对国有企业的特点,丰富和完善业务知识结构:一是认真学习了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审计项目中去,查阅以前年度审计档案,使审计过程更具有针对性。二是理清审计思路,可先从财务报告、述职报告、会议纪要等这些重要资料入手,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应当注重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如财政、税务、工商等,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确保审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审计人员还应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还需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和责任感,及时发现和揭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帮助企业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国有企业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是做好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关键。首先,要重视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审计人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确保审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要建立健全审计人员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表现突出的审计人员,应给予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加大对审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整改力度,严肃查处审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维护审计队伍的良好形象。再次,要注重审计队伍的梯队建设,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形成老中青相结合、专业结构合理的审计团队,为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最后,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心理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深化审计成果应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国有企业审计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审计成果的应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被审计单位,督促其认真整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要从宏观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例如,在审计中发现某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资产流失问题,审计机关可以深入剖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如企业管理层责任意识淡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进而提出加强企业领导人员责任追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等建议,从根本上解决资产流失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审计报告、专题调研等形式,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政策支持,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审计机关还应积极跟踪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确保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和应用,真正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审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紧紧抓住审计重点,不断丰富审计知识,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深化审计成果应用,才能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浅谈国有企业审计的三点体会》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