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罪”若干问题的探讨

  交通肇事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较为常见的犯罪,《刑法》第133条规定该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0xx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又就该罪的具体认定作了司法解释。但是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中,对该罪及其相应的司法解释都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议,本人就肇事逃逸罪中几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及其在交通肇事罪中的量刑规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责任不履行相关法定义务故意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立法和司法解释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规定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罪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往往会使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使危害结果进一步扩大,同时也给公安交警部门的调查及责任认定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因此,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特别规定:(一)《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徒刑。(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罪”若干问题的探讨》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交通肇事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较为常见的犯罪,《刑法》第133条规定该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0xx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又就该罪的具体认定作了司法解释。但是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中,对该罪及其相应的司法解释都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