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锻造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的几点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五项标准之一的敢于担当,是对所有领导干部政治品质的普遍要求。夺取全面深化改革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无数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一、什么是敢于担当。“敢”就是敢为他人所不敢为,敢为他人所不能为。当下,许多干部不作为、慢作为,归根结底是不“敢”为,生怕出乱子,徒惹麻烦,畏首畏尾。敢为,并不是忙乱作为。敢为,要学会狭路相逢勇者胜,要敢于挺身亮剑。“担”就是勇于承担责任,不计得失,这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气魄与责任感。担,还应理解为担子,有多大权力身上就有多重担子。我们应将更多人民的利益担起来,这样才会为人民所拥护。“当”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如何当好官,应是每一个为官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不敢“当”不会“当”意味着你将被人民遗弃。许多好干部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作自家的事来做,越来越多的焦裕禄、杨善洲不断涌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二、“担当”精神从何而来

  (一)“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

  有人曾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面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勇于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它源自领导干部崇高的政治觉悟。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领导干部若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就会坍塌,行为方向就会迷失,便无法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实际行动中,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

  二靠深厚的理论功底。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策素养,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知行合一,使自己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行家里手。

  三靠良好的道德修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原则。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才干,更要有品德。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作风,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还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引导亲属子女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四靠丰富的实践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锤炼干部能力的最好课堂。领导干部要勇于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复杂环境中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砺意志,在破解难题中增长智慧,在服务群众中增进感情,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同时,要善于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敢于担当”是一种能力,它来自领导干部的综合素养

  敢于担当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能力体现。这种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领导干部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及时作出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这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泛的知识视野,能够从宏观角度审视问题,从微观层面解决问题。

  二要有果断的执行力。再好的决策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也只能是一纸空文。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对上级部署的任务坚决贯彻执行,对自身负责的工作主动作为,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同时,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敢于迎难而上,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要有创新的思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新矛盾。这不仅需要领导干部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良好环境。

  四要有高超的协调技巧。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协作的社会,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领导干部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的力量,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汇报,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要加强与同级部门的协调配合,避免各自为政、相互掣肘;要加强与下级单位的联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互动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它来自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肩负的责任是党和人民的重托。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自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用不好则会误国误民。领导干部要用好手中的权力,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追求虚名浮利。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客观规律,注重长远发展,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多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群众的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综上所述,敢于担当不仅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品质,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加良好的道德修养、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敢于担当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于锻造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的几点思考》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