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234”模式

  【党课讲稿】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234”模式

  摘要:红色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与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在价值导向、思想引领和核心内容上高度契合。文章认为,在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价值引领、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下,通过健全“两大机制”、善用“三支队伍”、建设“四个课堂”,打造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234”模式,能够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关键词:地方红色资源;“大思政课”;立德树人;模式

  The “234” Model of Utilizing Local Red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stract: Red resourc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ose ideological, educational, and contemporary values are highly compatible with the value orient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t is believed that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adhering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guiding by value, and systematic thinking, through improving “two mechanisms,” making good use of “three teams,” and building “four classrooms,” the “234” model for utilizing local red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be formed, thereby continuously enhancing the ideologicity, theoretical nature, affinity, and relev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红色资源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承载着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地高校积极探索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234”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234”模式中的“两大机制”是指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学与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以及构建多方参与、协同育人的长效合作机制。前者旨在打破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封闭状态,通过调研、挖掘、整理和利用地方红色资源,使思政课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后者则强调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确保思政教育的效果最大化。例如,某高校与当地党史研究室、博物馆、纪念馆等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进校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拓展了思政课的教学空间,丰富了教学形式。

  其次,“三支队伍”的建设是“234”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专业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和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队伍是思政课教学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等领域的优秀党员组成,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现状。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则负责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格,实现知行合一。通过这三支队伍的有机配合,思政课教学实现了从课堂到社会的延伸,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从单一传授到互动交流的转变。

  再者,“四个课堂”的构建则是“234”模式的创新点所在,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和社会课堂。第一课堂指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基础环节,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第二课堂则是指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学术讲座、文化演出等,这些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宽视野,培养兴趣爱好。网络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便于教师开展远程辅导、在线答疑等服务。社会课堂则是指将课堂搬到社会中去,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四个课堂”的有机结合,思政课教学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覆盖,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效果。

  总之,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234”模式,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思政课改革的有益探索。它不仅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辟了新途径。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完善“234”模式,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党课讲稿】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234”模式》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