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已成为一个公理。作为身处我国农村的知识群体,农村教师一直与农村经济社会缺乏应有的互动,而其他知识力量又难以通向农村,这一直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农村教师之于农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角色,我们应该看到农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她为那里创造财富,开创文明之先进风气,及时表达政府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是一种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的潜在力量;她能动员与发动农民,组织建设与塑造一个新的农村精神。农村教师不仅对中国农村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一直是中国农村建设的根基。
毛泽东1924年在湘江学校开办“农村师范部”,1925年回韶山开办18所农民夜校,1926年在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主讲《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对农民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在整个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村教育是农民问题的一部分”、“根据地教育应为革命战争和建设服务”等教育思想不断丰富并得以实践。从瑞金到延安,毛泽东把农民扫盲、农民教育与农民生产劳动相结合,以重视农民为前提,以革命需要为目的,始终把农村教育看作意识形态的基本阵地,农村教师无疑在这一阵地中唱了主角。与此同时,教育学家......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农村教师: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已成为一个公理。作为身处我国农村的知识群体,农村教师一直与农村经济社会缺乏应有的互动,而其他知识力量又难以通向农村,这一直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农村教师之于农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角色,我们应该看到农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责任。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生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