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

  努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

  当今世界,正进入百年变局的关键时刻,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影响未来几十年间地缘力量格局的变迁。为力求未来主导技术和支柱产业能够率先在本国本地区策源勃兴,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推动制度创新,建设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正瞄准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而奋进。努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项关键战略举措。

  研究表明,那些处于世界前列的创新型国家,往往拥有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一流大学、一流创新型跨国公司,是全世界优秀青年人才渴望抵达的目的地。因此,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要能够集聚涌现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与创新机构和完善高效的技术服务体系,具有领先的支撑科研促进转化的体制机制和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具备现代化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把握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大量颠覆性技术和破坏性创新将在这一阶段孕育发展。近年来,诸如生成式人工智能(1)、具身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与通信、核聚变、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新能源、超构材料等都在迅速发展,呈现出群体性突破的局面。这需要实施更具突破性的制度创新,营造更加宽松包容的创新氛围,锚定全球新兴重点领域和未来产业关键环节,集中开展前瞻性的重大研究与发现,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先行者。

  在构建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过程中,我们应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制定长远规划,明确目标方向,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具体而言,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要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频繁调整导致创新主体的不确定感,确保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其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创新活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要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在科研一线发挥作用。同时,要改革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

  再次,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效能。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吸引人才、集聚资源、促进创新的重要条件。要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物理环境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软环境方面,要营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减少行政干预,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此外,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拓展国际合作渠道,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创新潜力。体制机制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打破制约创新的各种障碍,释放创新潜力。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强化战略规划和宏观指导,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扩大科研机构和高校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支配权。同时,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此外,还要加强科技伦理建设,建立健全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体系,确保科技创新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行动,努力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努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