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效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根据学习心理学和相关数学教学理论的研究,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以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培养,也要重视情感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将认知活动从最初的兴趣和快感,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和探索中;使他们获得有益的情感体验,从而高效、高质量地掌握所学内容。探究心理学认为:“激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从抑制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将知识的学习视为一种自我需求,这种心理状态是引发参与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应通过设置一些令学生好奇、关切且暂时迷惑不解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从而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设计“分苹果”的问题导入新课:“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小华和小刚,每人分到几个?请快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如果有2个苹果呢,每人平均分到几个?”“如果有1个呢?”当问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有的学生甚至会用半截手指表示,问其含义,他会说表示“半个”苹果。此时,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我们能否想办法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半个呢?”这样,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就自然成为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参与。认知参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参与度。例如,在教学“面积计算”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学校要修建一个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需要铺设多大面积的地面?”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还能学会如何计算实际问题中的面积。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图形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认知参与度。
再次,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行为的参与。行为参与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行动,如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认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并区分各种几何图形。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最后,及时反馈和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例如,在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以及及时反馈和评价,全面促进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高效、高质量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有效性》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