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幸福"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日照考察时指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幸福”的呢?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幸福是主观追求与客观创造的统一。在马克思之前,学者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将幸福理解为人的感性体验,强调感官快乐的感觉主义幸福观;其二,将幸福理解为人的精神愉悦,强调人的德性及内在追求的理性主义幸福观。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考察幸福生活的基点,幸福只能是现实的人的幸福。现实的人绝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体现动物本能的人,为此马克思批判感觉主义的幸福观,指出一味“追求吃得好,喝得好”,而“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这是“粗鄙的”。现实的人也不是停留在理念层面上抽象的个人,所以马克思批判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幸福观,指出他们的幸福观是抽象精神的“设计”,在现实世界面前是软弱无力的。现实的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首先是有需要的人,有追求的人。人的主观需要与追求是获得幸福的内在动力,不断激发着人们的行动与实践去满足需要与追求。同时,任何需要与追求的满足都不能只停留在主观层面,必须面向客观现实,在现实中创造幸福。现实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的人,这决定了人的任何创造都“不是随心所欲地”“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以马克思理解的幸福是人的主观追求与客观创造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如何实现的呢?马克思的回答是“实践”。在实践中,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对象世界相互作用,一方面,世界在人的实践中成为“人化的”世界,人通过实践不断创造出满足人的生存发展所需的客观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也在不断地自我提升和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幸福的理解,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更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例如,在教育领域,我们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医疗领域,我们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在就业领域,我们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在社会保障领域,我们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观点,为我们指明了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实现人民幸福,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此外,实现人民幸福还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总之,马克思主义对幸福的理解,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幸福"》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