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通环节如何规避安全风险
数据流通环节如何规避安全风险
数据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国家战略资源和全球竞争的关键资源,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流通使用是数字革命的独特特征。数据贯穿数字经济发展的全部流程,与其他要素不断组合迭代,加速交叉融合。世界各国也纷纷将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数据资源、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产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竞争。同时,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被加速应用于千行百业,融入生产、分配、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然而,数据“碎片化”与“孤岛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数据高效流通成为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对数据安全及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在多个场合强调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数据要素的流通使用有助于促进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激活数据价值。然而,数据具有极易复制、非排他性、难追溯等特征。同时,随着数据流动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数据泄露、勒索、窃取、非法滥用和交易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数据交易黑色产业链活动日益频繁,整体数据安全态势依然严峻。由于参与数据流通与交易的数据要素资源通常是经过组织加工的高质量数据集,甚至可能涉及国家核心战略利益,一旦发生针对数据流通环节的恶意事件,将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对数据要素市场的价值激活造成潜在威胁。具体来说,数据流通环节的安全风险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数据流通合规要求难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数据要素流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数据流通涉及多方主体、多个环节,在数据大规模使用时增加了数据的暴露面,从而对数据流通安全保障手段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在数据流通过程中,我国仍存在算力设施紧缺、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情况;四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数据流通安全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面对上述挑战,加强数据流通环节的安全防护措施,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入手,更需要从制度建设、国际合作等多维度综合施策。首先,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数据流通安全的基础。当前,我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数据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未来,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流通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强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统一的数据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数据流通的标准化水平。此外,还应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机制,根据不同类型和敏感程度的数据,采取差异化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重要数据和敏感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其次,强化数据流通的技术支撑能力,是提升数据安全水平的关键。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显著增强,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因此,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技术突破,提升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核心技术水平,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同时,积极推广和应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其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等特点,实现数据流通过程中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有效防范数据篡改和伪造行为。此外,还应加强数据安全检测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数据安全事件,减少损失和影响。
再次,优化数据流通环境,是促进数据安全流通的重要保障。数据流通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涉及到市场机制、监管政策等多个方面。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数据流通市场环境,降低数据流通成本,提高数据流通效率。一方面,加快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推动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共享,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数据流通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数据黑市交易、数据泄露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数据流通秩序。此外,还应加强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据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数据安全流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是应对数据安全全球性挑战的有效途径。数据流通具有跨国界、跨区域的特点,单一国家难以独立解决所有数据安全问题。因此,应积极参与国际数据安全规则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数据安全挑战。通过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加强数据安全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研究和推广数据安全最佳实践,提升全球数据安全治理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数据流通项目,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数据流通环节的安全风险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技术支撑能力、优化市场环境、深化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举措,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数据流通环节的安全风险,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不断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力量。
《数据流通环节如何规避安全风险》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6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