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研讨发言

  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研讨材料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按照X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通知,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分享学习感悟如下。

  一、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坚决扛牢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用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作物种植补贴、原粮储备补贴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实施盐碱地改良项目,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争取“一喷三防”项目,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促进粮食作物增产增收;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做到应赔尽赔;实施化肥减量技术,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残膜回收等项目,从源头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二、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民收入。利用XX镇地理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模式,大力发展沙漠瓜菜产业,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持续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现有的X镇万亩瓜菜产业园区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将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此外,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深入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成功经验,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村庄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水、电、路、气、通信等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消除露天粪坑,推广使用卫生厕所,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污水达标排放。积极开展绿化美化行动,种植乡土树种和花卉,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强化基层治理,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依法依规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明乡风。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一系列措施,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注重人才培养,激发内生动力。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返乡创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在农村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加强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确保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六、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保持农村环境清洁优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和支持农民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生产有机肥,变废为宝。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方式,让农民在生态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通过这些举措,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总之,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研讨发言》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