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帮扶力量的工作方案

  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是加强基层扶贫工作的有效举措,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201X年以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帮扶单位干部职工、乡镇干部和第一书记与贫困户结成对子、精准帮扶,对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制定进一步加强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方案。

  一、全面落实帮扶责任人选派和结对要求。坚持每个贫困户都要有帮扶责任人的底线要求,没有帮扶责任人的要立即选派。坚持“摘帽不摘帮扶”的纪律要求,坚决防止出现贫困户“脱帮”的情况。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各镇统筹帮扶资源,妥善解决“一帮多”“多帮一”等问题,一般干部帮扶3户贫困户,科级、县处级领导干部帮扶4-5户贫困户,教师每人帮扶户数不超过3户,每户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不超过2人(帮扶责任人为2人的,应明确1人为主要帮扶责任人)。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大体保持稳定,原则上帮扶责任人不作大调整,涉及到干部岗位调动时仅作个别调整,不得因干部调整出现“脱帮”的情况。在“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中确定的特殊困难户,镇党委、政府要统筹力量,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

  二、厘清帮扶责任人与第一书记权责边界。第一书记是组织选派到村的帮扶力量,主要是带领村“两委”干部依靠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完成贫困村“一低五有”以及后续帮扶等重点工作。帮扶责任人是具体到户的帮扶力量,主要是把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推动完成贫困户“一超六有”以及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等重点工作。第一书记担任帮扶责任人的,要统筹做好驻村帮扶和贫困户帮扶工作。各镇要进一步完善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的管理机制,确保两者职责清晰、配合默契,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三、强化帮扶责任人的培训与指导。为提升帮扶责任人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各镇要定期组织帮扶责任人参加培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确保每一位帮扶责任人都能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县的扶贫政策,熟悉掌握扶贫工作的各项要求。同时,要加强对帮扶责任人的日常指导,通过召开工作例会、开展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帮扶工作进展,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在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责任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作出调整。

  四、建立健全帮扶工作监督考核机制。为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各镇要建立健全帮扶工作监督考核机制。一是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帮扶责任人每月向所在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报告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每年年底提交年度帮扶工作总结。二是开展定期检查评估,由县扶贫开发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组成督查组,每季度对各镇帮扶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贫困户满意度等。三是实施绩效考核,将帮扶工作纳入乡镇和帮扶单位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对帮扶成效显著的给予加分,对帮扶不力的予以扣分。四是建立退出机制,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帮扶责任人,由所在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决定是否继续担任帮扶责任人。

  五、注重帮扶工作的创新与实践。面对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任务,各镇要鼓励帮扶责任人积极探索创新帮扶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方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帮扶计划,既要考虑短期的脱贫目标,也要兼顾长远的发展规划,确保贫困户能够实现稳定脱贫。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帮扶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注重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发现和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

  六、加强帮扶工作的宣传与报道。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强社会各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各镇要高度重视帮扶工作的宣传报道。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帮扶工作的进展成效和先进典型,讲好扶贫故事,传递正能量。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扶贫日主题活动、扶贫成果展览等,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绩。三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邀请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真实记录帮扶工作中的感人瞬间和生动实践,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总之,全面落实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制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举。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帮扶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帮扶力量的工作方案》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8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