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村味”比赛带“火”乡村
怎样让“村味”比赛带“火”乡村
“村排”比赛虽然暂时落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有很多。办好此类赛事活动的核心是要保护好群众性,政府一方面不应过多干预,不过度商业化运营,保留住赛事生于民间、兴于民间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这些体育赛事借由新媒体传播力走红,一些好的、不好的方面也会被放在网络传播的“放大镜”下,对此相关部门要及时关注、有效应对,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全民形成共同维护好“村味”品牌的共识。最近,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落下帷幕。这项持续一个半月的赛事在全网持续保持较高热度,被网友称为海南“村排”,成为今年夏天继“村BA”“村超”之后又一成功“出圈”的乡村体育赛事活动。与“村BA”“村超”爆火之后带火了整个贵州的旅游业相似,海南文昌“村排”短短45天的比赛,为当地带来近50万人次的观赛人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喜人的数字背后,是赛事举办地及周边县乡村住宿、餐饮、农特产品、文创产品等文旅产业迎来的爆发式发展机遇。破解了“流量密码”的乡村体育赛事活动,其意义已经远超运动本身,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了农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引导着乡风文明新风尚,也由此带动了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可以说,一子落而满盘活,乡村体育赛事活动频频“出圈”,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破题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那么,从“村BA”“村超”到“村排”,成功经验是否可学可复制?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成功的乡村体育赛事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海南文昌为例,当地政府在赛事筹备阶段就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确保赛事顺利进行。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赛事与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效应。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其次,赛事的成功还依赖于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村BA”“村超”还是“村排”,这些赛事都源于基层,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因此,政府在推动此类赛事发展时,应注重培养和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动员,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赛事中来,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此外,新媒体平台的广泛运用也是这些赛事能够迅速走红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和赛事组织者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通过高质量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提升赛事的曝光率和影响力。同时,也要注意规范网络环境,防止不良言论和行为对赛事造成负面影响。
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乡村体育赛事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其次,要注重赛事的品质提升,通过引入高水平裁判、专业教练和技术支持,提高赛事的专业化水平,增强观赏性和竞技性。再次,要强化品牌意识,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赛事IP,形成独特的文化标识,吸引更多游客和观众的关注。最后,要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除了门票收入外,还可以通过广告赞助、衍生品销售等方式增加收入来源,实现赛事的自我造血功能。
当然,在推动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的过程中,也要警惕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比如,过度商业化可能导致赛事失去原有的民间特色,影响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网络舆论的复杂性也可能对赛事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做好舆情监测和引导工作。此外,还要注重生态保护,避免因赛事活动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总之,乡村体育赛事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推进这一事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坚持人民至上、生态优先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村味”比赛带“火”乡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乡村体育赛事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学指导,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怎样让“村味”比赛带“火”乡村》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8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