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需从“零”开始

  “四下基层”需从“零”开始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制度,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为民情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运用好这一重要法宝,以“零距离”“零盲区”“零敷衍”“零拖延”践行“四下基层”,推动“四下基层”制度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以“深学细悟、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宣传宣讲“零距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要条件,旨在把方针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讲到群众心坎上,让党的声音从“天边”传到“身边”。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方针政策上通下达的“关键纽带”,既“上接天线”也“下接地气”,把“民之小事”和“国之大事”统一起来,将“高大上”的思想理论用“方言”“土语”深入浅出地讲述。内容上要主动对接群众需求,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要重点宣传、细致讲解,突出理论的“实用性”;形式上要主动吸引群众眼球,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把深邃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理论趣味化,使群众在政策理解上更深一层,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行动自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以“寻根究底、身入心至”的措施,确保调查研究“零盲区”。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真正做到“身入”与“心至”相结合,确保调查研究无死角、全覆盖。在调研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要“解剖麻雀”,更要“牵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同时,要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确保调研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真正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调研方法上,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也要注重数据支撑,确保调研结果客观真实、科学有效。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知民情、解民忧,以“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的态度,实现服务群众“零敷衍”。服务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在推进“四下基层”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第一时间响应,积极主动作为,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现象。特别是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要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由“粗放式服务”向“精细化服务”的转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雷厉风行,立说立行,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确保工作落实“零拖延”。效率就是生命,行动决定成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间观念,对于上级部署的任务,要做到“马上办”“立即办”,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对于自身承担的责任,要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畏艰难、不惧挑战,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同时,要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面对困难和问题,不回避、不退缩,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化解难题,确保工作不断档、不掉链。

  总之,“四下基层”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的体现。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四下基层”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加强党性修养、锤炼作风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四下基层”的深入实践,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四下基层”需从“零”开始》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