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党员干部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浅思

  县党员干部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浅思

  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立足新实践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县作为全省贫困体量最大的非贫困县之一,攻坚期内,在政策牵引力弱、工作难度高的客观条件下,奋发有为成绩斐然,但难免存在薄弱环节,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奋力夯实振兴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圆满完成过渡任务,必须站在全局层面深刻理解有效衔接的丰富内涵,辩证看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矛盾统一。脱贫攻坚的目标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目标是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从整体上来看,二者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主战场都在乡村,都指向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战略举措的互补性。但是由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作用对象、施策方式、既定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具体操作层面,两者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对立点。从作用对象来看,脱贫攻坚针对的是特定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体,具有特惠性,乡村振兴针对的是全部乡村,具有普惠性;从施策方式和既定目标来看,脱贫攻坚解决的是“两不愁三保障”“五个有”的基本民生问题,具有政府引导下达的强烈特征,而乡村振兴则更加注重长远发展,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为了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县党员干部应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在现有脱贫攻坚政策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优化,形成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新政策框架。例如,可以将产业扶贫政策与现代农业发展政策相结合,推动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和城乡融合发展;将教育扶贫政策与职业教育培训相结合,提升劳动力素质,满足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通过这些政策的有机融合,实现脱贫攻坚成果的可持续利用,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要创新工作机制,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脱贫攻坚期间,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在乡村振兴阶段,需要进一步扩大参与面,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积极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引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事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再次,要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同样需要保持足够的资金支持。一方面,要继续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支持,确保重点项目和关键领域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可以通过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发行专项债券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真正惠及广大农民。

  最后,要加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也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要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要注重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远程教育、聘请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要积极引进外部人才,特别是要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对于那些愿意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专业人才,要在政策上给予更多倾斜,如提供创业贷款、税收减免、住房补贴等优惠措施,让他们在农村能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综上所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县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和把握。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高的标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最终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党员干部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浅思》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