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也是人生的学校
人的一生是有时顺,有时不大顺。从主观愿望上说,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帆风顺,万事顺遂。但主观愿望终究不等于客观现实。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尽人意的事是经常会发生的。因此,人们的思想应该自觉地经受逆境和顺境的考验。尤其是遇到挫折时,要敢于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因为,挫折有时更容易教育人,考验人,锻炼人。古今中外,在困难中不灰心,在挫折时不丧气,终于取得成就的事例举不胜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还有,贝多芬耳聋之后成了著名的作曲家,雨果流亡期间写了《悲惨世界》,正是人生的挫折,铸就了他们的传世之作。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在一定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挫折也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砥砺思想,促人发愤;可以使人学到平时难以学到的东西,感悟到一般情况下难以感悟到的人生真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挫折也是人生的学校。是否进过这所学校,其结果是不大一样的。如果你是一个曾经在逆境中生活的人,即使换一个稍好一点的环境也会精神振奋,轻松愉快;反之,如果你不曾经历过任何挫折,即使遇到少许困难,也会感到困惑、沮丧,负担很重。有人说,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与可能遇到的挫折大小成正比。这话很有道理,因此动辄抱怨命运不公,境遇不好,悲观消极,怨天尤人;实在大可不必。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应该是宠辱不惊,即能在顺境中前进,也能在挫折中奋起。因此,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挫折也是人生的学校。
在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仅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更需要在逆境中锤炼自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成长经历的总结,更是对我们每个人成长道路的深刻启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每一个人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在挫折中找到成长的机会,在逆境中锤炼出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是在逆境中诞生的。例如,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仍坚持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再如,苏轼一生几经贬谪,但他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诗词作品。这些先贤们在逆境中的表现,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树立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榜样。正如苏轼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要求,更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期许。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选择逃避,而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怕困难,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既是对青年一代的期望,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鞭策。
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我们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社会的进步同样需要每个人的贡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通过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
此外,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还要具备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这既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不仅是对国际关系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个人成长的有益指导。
总之,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于面对困难,不断学习和进步,就一定能战胜一切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去,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挫折也是人生的学校》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