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5月13日,市委常委扩大会暨市文明委全会召开以后,我区迅速研究制定创建方案,分解创建任务,明确创建责任。昨天,我区组织召开了近千人参加的大会,进行誓师动员,拉开了文明创建战斗的序幕,吹响了战斗的冲锋号,下达了决战决胜的动员令。xxxx作为中心城区,在历次文明创建迎检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都是主战场、主阵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懈怠,没有任何借口推诿,没有任何退路躲避,我们xxxx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狠抓落实。在此,我代表xxxx向市委、市政府庄严承诺,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狠抓落实。
一、统一思想抓落实。我们要广泛宣传,全面动员,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文明创建的积极意义,全区上下将统一思想认识,保持一个声音,拧成一股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文明创建各项要求上来,统一到今年创建工作目标任务上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不搞突击应付,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认真做好各项工作。通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主题党日、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文明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强化领导抓落实。我们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由书记、区长分别担任政委和指挥长,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由32名区级领导挂帅,组成7个工作组,分门别类指导文明创建,目前在全区形成了全体区级领导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的工作格局。并且要求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四联五包”责任,由“一把手”亲自带队,深入到一线指导,到现场解难。乡街、社区(村)实行“属地管理”,由“一把手”负总责,亲自过问、亲自调度、亲自督查,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全力以赴将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将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听取各工作组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创建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三、把握标准抓落实。为指导创建,我们将创建资料汇编、印发5000多份,保证干部人手一册,要求大家读懂读透,掌握标准,全面了解测评体系。在辖区内所有市场、医院、学校、办公场所等公共场所张贴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海报,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文明创建标语,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此外,我们还邀请了专家对相关部门和街道进行专题培训,确保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创建标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文明创建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局面。
四、突出重点抓落实。根据测评体系的要求,我们明确了文明创建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维护、志愿服务活动等。在环境卫生方面,我们将加大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彻底清理卫生死角,确保城市干净整洁;在交通秩序方面,将加强交通法规宣传,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倡导文明出行;在志愿服务方面,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些举措,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展现良好的城市形象。
五、注重实效抓落实。文明创建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改进的过程。为此,我们将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文明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一方面,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文明创建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与绩效挂钩,激发各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成立专门的督导组,定期对各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我们还将注重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真正把文明创建转化为提升城市品质的实际行动。
六、发动群众抓落实。人民群众是文明创建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为此,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文明创建的意义和目的,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明家庭评选、最美志愿者表彰等,引导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明、传播文明;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在文明创建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热情。通过这些措施,使文明创建成为全体市民共同的责任和追求,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总之,文明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久久为功。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文明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建设更加美好的xxxx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文明创建工作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