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北京”征文作品:我读北岛的《城门开》有感

  作为一名出生于八十年代的北京、长在北京、成人后留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教师,读书,一直是我个人工作之余的第一爱好。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则固执地认为,在当前出书热、良莠不分的大潮下,应该说“好的书籍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应该有一种鉴别的能力,去读好书,读优秀的作品,才能够唤起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崛起,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建设新世纪的新北京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夕阳西下,黑夜的大幕徐徐拉上,华灯初上,忘掉一日的繁忙,独坐书房,开一盏台灯,泡一杯香茗,翻开精心选择的书籍,让自己沉浸于作者巧妙构思的文字之中,去感受这个社会伟大的变革,去感受作者深邃的精神世界,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于是,在一个如此寂静的夜晚,北岛的《城门开》便走进了我的世界。

  北岛像我一样,是一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地道北京人。但显然,他又是区别于我的一代,因为在八十年代末,这位建筑工人出身的北京人开始伴随着出国热的大潮而移居国外。近年来,越来越多曾经出国定居的北京人重新回到了北京,可是阔别北京多年之后,他们忽然发现北京城对他们变得是那么的陌生,与自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北岛,这位原名叫作赵振开的北京人,在阔别北京十三年之后重返北京,也是同样的感受。他用一名文人的敏锐情感在感受着北京的变化,他茫然地发现,他在生他养他的北京城里,已经成了一名地道的异乡人,曾经熟悉的北京,一切对他来说,变得是那么的陌生。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们似乎看到他是痛苦的,因为北岛似乎在用自己的文字在努力地“重建我的北京”。于是,我们在文章中可以很轻松地看到:他在努力地用文字描述着那些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北京消失的那些声音和光……

  这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北岛的文学作品中,也反映在许多经历过时代变迁的人们心中。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梦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古老的胡同逐渐消失,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这些变化既是时代的进步,也带来了文化的流失和精神的迷茫。北岛的文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变迁背后的人心所向,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丢弃传统,更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在《城门开》中,北岛通过对旧日北京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感情。他笔下的北京,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城市,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寄托。北岛用他的文字带领读者穿梭于时间的隧道,回到那个充满烟火气的老北京,让人仿佛能闻到街巷里飘来的豆汁味,听到远处传来的吆喝声。这种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回顾,更是对一个时代文化的致敬。通过这样的叙述,北岛试图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倡导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留自身的特色,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北岛的《城门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它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根植于内心的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认同永远不会改变。正是这种不变的情感,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阅读《城门开》的过程中,深深地被北岛对北京的深情所打动。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更重要的是,北岛的文字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北岛等作家的作品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历史,理解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懂得感恩,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城门开》不仅是一本关于北京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成长、关于记忆、关于文化的书。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触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希望能够影响周围的人,让更多人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正如北岛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北京”,让我们在阅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记忆,共同书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

“书香北京”征文作品:我读北岛的《城门开》有感》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