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探索“四史”教育新路径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探索“四史”教育新路径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饱含着优秀的革命传统和道德理念,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集中体现。推动“四史”教育,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营养,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新人。

  一、深刻领会加强高校“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加强“四史”教育,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培养一批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加强“四史”教育,能够深化大学生对“四史”的认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其二,加强“四史”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帮助他们形成强烈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其三,加强“四史”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对历史事实、历史脉络、历史规律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以历史人物事件为镜鉴,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积极探索“四史”教育的新路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首先,我们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平台、虚拟现实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开发“四史”教育的在线课程,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让学生在碎片化时间中也能轻松学习;可以利用VR技术,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伟大。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组织参观红色基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四史”的理解和感悟。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四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四史”教育的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四史”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三、构建“四史”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史”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制度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下功夫,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四史”教育的制度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四史”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实施途径等,确保“四史”教育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对“四史”教育的资金支持,改善教学设施,购置必要的教材资料,为“四史”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三是加强考核评价,完善激励机制。将“四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定期对“四史”教育的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对于在“四史”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强化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校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作用,共同推进“四史”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以“四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史”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人格、培育价值观的过程。通过“四史”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德育方面,要通过“四史”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智育方面,要通过“四史”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体育方面,要结合“四史”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在美育方面,要通过“四史”教育,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其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劳动教育方面,要通过“四史”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

  五、结语

  总之,“四史”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创新“四史”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我们携手并肩,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探索“四史”教育新路径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