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书院:清代民族地区儒学教化的重镇
连山书院:清代民族地区儒学教化的重镇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在千余年的久远传承中,书院对我国的学术发展、文化传承、民俗风情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教化功能是书院的主要功能之一,尤其是在民族地区,书院更具有贯彻“大统”理念与传播“正学”的职责和诉求。清代,位于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的广东省连山县的连山书院即是其中的代表。康熙年间的连山县是广东的一个边远州县,三省交界,连山民风剽悍、刀耕火种、风俗浇漓。加之连年的动乱,使得本来不多的人口更为稀少。据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记载,当地有大小排二十,共有一千二百三十八家,男女人丁共计五千二百七十五名。当地居民主要是以瑶族、壮族为主。居民以“排”为单位,分大排和小排,聚居于半山或山顶较为平坦之地。风俗上,当地居民多椎髫跣足,衣着异于中原,婚丧嫁娶风俗与中原殊异,只有近城市中心者,渐具华风。言语上,当地居民多讲瑶语,信巫蛊而读书者少。即便有少量读书者,也因教育资源落后而遭埋没。兴贤育才,贵在得人,当地教育落后的面貌直到李来章就任县令才得以改观。李来章,河南襄城人,名灼然,号礼山。尝学于魏象枢,继而受教于孙奇逢、李颗。康熙十四年(20xx年)中举人,选广东省连山县知县,官至兵部主事。其学以合天为......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连山书院:清代民族地区儒学教化的重镇》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连山书院:清代民族地区儒学教化的重镇 书院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在千余年的久远传承中,书院对我国的学术发展、文化传承、民俗风情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教化功能是书院的主要功能之一,尤其是在民族地区,书院更具有贯彻“大统”理念与传播“正学”的职责和诉求。清代,位于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的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