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市直相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市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确保市直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稳妥推进。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现就市直经营类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以下简称领导人员)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市直相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合理安排、调配人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保证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要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和本系统的规定,客观、独立地实施审计。不具备由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有关机构实施审计条件的,主管部门可将审计业务委托给外部具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但应按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第2309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管理》和本系统的规定加强管理,确保审计质量和效果。

  二、明确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经营类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要以任职期间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为基础,充分考虑干部管理监督需要、履职特点等因素,并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审计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推动本单位事业发展情况;(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情况;(三)审查和核实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四)有关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五)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及效果情况;(六)重要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及效益情况;(七)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情况;(八)对下属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情况;(九)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三、严格审计程序,确保审计质量。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内部审计的具体准则,规范审计程序,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审计过程中,要注重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确保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要建立健全审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审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其及时整改,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审计结束后,要形成详细的审计报告,向主管部门和上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结果,必要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促进改革发展。审计结果不仅是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更是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依据。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人员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要通过审计结果的运用,推动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防范风险,促进单位健康持续发展。此外,要加强审计结果的反馈和通报,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审计权威性。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审计能力。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来支撑。各单位要重视内部审计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要鼓励和支持审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新的审计理论和技术方法,适应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同时,要关心审计人员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确保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六、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审计效果。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长期有效运行,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明确审计范围、程序、标准等,为审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定期检查审计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审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通过这些措施,不断优化内部审计工作环境,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单位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做好市直经营类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审计工作取得实效,为推动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于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