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在全市自然资源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表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因地理条件和区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xx镇农民依靠种植水果、蔬菜以及水产养殖等经济作物致富,大量耕地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加上近十多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桥、水库、公路建设产生大规模移民和大力发展开发农业等因素,镇耕地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减少。202x年粮食种植面积实际只有约xx亩,占耕地面积51.6%,导致xx耕地“非粮化”及抛荒地现象较为普遍,整治工作形势紧迫、任务艰巨。为了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确保实现粮食增产丰收、保障老百姓的“米袋子”,让“良田”回归“粮田”,确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抛荒地整治工作落到实效,xx镇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谋划,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要求,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群策群力打好这场整治硬仗。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抛荒地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层层压实责任,构建镇主要领导牵头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真抓实管具体抓,镇相关部门、村书记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成立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抛荒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清理整治工作,对照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以坚决的态度切实把清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

  二、聚焦工作重点,全面排查整治。以点带面促进全域“粮田”回归。一是摸底数。镇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资规局、村干部成立整治工作专班,下村入户传达政策内容、宣传整治目的、明确整治办法,深入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摸底调查,摸清耕地苗木种植底数和土地承包情况,做好现场测量核对、建档立卡,制定清理推进路线。二是遏增量。第一时间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清退违法占用耕地的非农建设项目,坚决遏制新增“非农化”“非粮化”行为,确保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三是减存量。对已有的“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采取恢复耕种、复垦复绿等措施,逐步减少存量问题。四是建机制。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用途管制等相关政策,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标语、举办讲座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普及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他们自觉参与耕地保护工作。同时,积极挖掘和推广耕地保护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在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鼓励和支持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作物,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科学种植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监督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耕地保护任务纳入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专项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于耕地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六、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耕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xx镇将加强与县农业农村局、县资规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七、注重长远规划,推动持续发展。在解决当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抛荒地问题的同时,xx镇还将注重长远规划,科学编制耕地保护和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耕地保护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xx镇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耕地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耕地保护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某乡镇在全市自然资源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表态发言》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