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立标示范课活动有感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而到底如何上这个“小”学科呢?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XX小学前几天进行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立标示范课活动。与其说是立标示范课,不如说是一次《品德与生活(社会)》研讨课活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不是一个新设的学科,但是这个学科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薄弱学科、边缘学科,我们地区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研究还不是很广泛和深入。换句话说,这个学科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但是20xx年省素质教育会议之后,对全省各地的影响大家是看得到,也是感受得到的。比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设置的变化就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既然我们正式开设了这门课程,我们就有义务、有责任上好这门课程。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很明确:探究应该如何进行思品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张老师和李老师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卫生好习惯》两节课,这是这两位老师的初步尝试,也是我们大家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初步尝试。课堂教学不会尽善尽美,充其量也只是初现雏形,有很多值得质疑和商榷的地方。我们以这两节课为话题,共同研究和讨论思品课堂教学。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到: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实现课程的价值追求;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里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儿童生活”。这是两节课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的基本原则1、贴近生活的原则“生活化”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道德教育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它就成了无源之水。我们的思品课教材的编排和内容的选择上都体现了很浓的生活气息,都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如六年级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通过周恩来总理少年立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远大志向,使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应该怎样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卫生好习惯》这一课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生活化”原则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们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材的内容,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这样的学科中,更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国家的历史背景,探讨该国青少年如何通过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样,在《卫生好习惯》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家庭、学校等不同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实践卫生习惯,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同时,评价方式也应有所改变。传统的考试成绩评价体系往往过于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提倡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的表现等。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这样的学科来说,尤其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例如,可以设立“小小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将课堂上学到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为了更好地实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我们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之间多交流、多合作,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学校领导应给予足够的支持,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此外,家长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深远。因此,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当深刻认识这一学科的重要意义,遵循“贴近生活”的基本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家校合作,共同努力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打造成一门深受学生喜爱、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质课程。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不仅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生活习惯的新时代好少年,也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未来,我们期待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各学校能够更加重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品德与生活(社会)》立标示范课活动有感》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5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