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源流考》与清朝的历史书写

  《满洲源流考》与清朝的历史书写

  孟森在《清史讲义》中论述清代史学的重要地位时,曾指出:“清之于史,自代明以来,未尝一日不践有史之系统”。也正是清朝这种完善而又连续不间断的修史系统才把中国传统的官方修史事业推至顶峰。有清一代,官方史学成为整个史学画卷中浓重的一笔。官方修史所具有的独特性在于皆由帝王以及朝廷主导,因此,整个编纂活动不可能游离于朝廷政治之外,每一史馆的开设及史书的纂修,均与当时国家的政治、边疆、民族等问题息息相关。其中,乾隆朝成书的《满洲源流考》是清帝及其群臣为“本族”所修的史著,从民族起源上论证了清朝得天下的正当性,从政治上体现了清朝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性”追求。

  为正统资格立论,清朝以少数民族满洲身份入主中原,自“定鼎燕京,以绥中国”后,经过几代帝王的悉心经营,建立起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疆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最终形成。然而,清朝却始终面临着统治的合法性危机,那就是其自身的“夷狄”身份备受汉族士大夫排斥,特别是汉族士大夫渲染的“夷狄不得为正统”,始终萦绕在满洲统治者的心头。中国历代王朝在政权建立伊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确立起“正统性”。所谓“正统”,即为“继前统,授新命”,也就是新旧两个政权的更替问题......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满洲源流考》与清朝的历史书写》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满洲源流考》与清朝的历史书写  孟森在《清史讲义》中论述清代史学的重要地位时,曾指出:“清之于史,自代明以来,未尝一日不践有史之系统”。也正是清朝这种完善而又连续不间断的修史系统才把中国传统的官方修史事业推至顶峰。有清一代,官方史学成为整个史学画卷中浓重的一笔。官方修史所具有的独特性在于皆由帝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