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来源于制度、技术、结构等因素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体现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具体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四个机制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

  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对我国来讲,加强战略主动性和前瞻性,对一些未来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产业领域进行提前布局,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才能在大国竞争中占据主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抉择,就是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提升我国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生产力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看作是新的产业形成或新的生产方法创新运用的过程,必然会带来生产边界的拓展,包括推出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供应来源、形成新的组织等。生产边界的拓展将带来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升、类别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人类历史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是生产边界不断拓展的过程,使自身的经济活动从农业领域、采矿领域拓展到制造业领域、信息化领域。当前全球正孕育发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以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为核心的技术革命,这不仅将深刻改变全球经济格局,也将重塑国家间竞争态势。

  通过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环境。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法治化建设,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加大了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有效保护了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减弱,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为此,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这些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点,能够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金融、物流、信息咨询等,这些服务行业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区域布局方面,我国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等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通过人才培育,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我国还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建研发平台,共同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人才。通过这些措施,我国逐步形成了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创新生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