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发展提质明显,基础保障更加坚实,乡风民风积极向上,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如何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划引领不够突出。脱贫攻坚仅仅是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实现广大贫困村、贫困户基本达标,乡村建设多以村容村貌整治为主,重在外在形态,地方特色挖掘不足,没有做到脱贫攻坚项目规划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二是特色产业不很明显。目前我市多数农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优势特色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二、三产融合度不够深入,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新业态还未兴起。三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集体经济实力薄弱、自我发展能力弱、管治服务力度不大、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仍然存在短板。四是陈规陋习依然尚存。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不够充分。
二、几点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充分体现规划引领功能
聚焦要素,高位布局。坚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结合,将脱贫攻坚需要提档升级的工业、农业、旅游、生态建设等发展项目,以及电力、水利、交通、易地扶贫搬迁等基础建设项目,打捆编入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立足实际,有序推进。要坚持实事求是,防止盲目冒进,杜绝“造盆景”的“面子工程”,科学制定时间表,绘制线路图,制定可行性方案,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规划的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规划始终符合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多元化
首先,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引进和推广适合本地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其次,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最后,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交通、水利、电力等关键领域,要优先安排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加大对农村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改善农村学校、医院的硬件条件,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四)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权益。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潜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和活力。此外,还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三农”领域,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弘扬文明乡风,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和利用好农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减轻农民的负担,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此外,还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村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总之,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农村改革、文明乡风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不断开创我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推进我市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