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系统微党课讲稿:不忘焦桐 不辱使命

  尚王有个王小妹,小小年纪十七岁,离地耙地她都会,摇楼播种铃声脆。这是1951年,焦裕禄同志在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任上,亲自编写的顺口溜,让一个田间地头的普通务农丫头成为了尉氏县乃至河南省学习的模范。如今,当年的巾帼英模王小妹已80高龄。说起焦裕禄,老人总是声情并茂地为你讲述当年发生在尉氏的故事。焦裕禄同志曾两次在尉氏任职,焦裕禄精神是尉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尉氏文化的重要内涵,更在尉氏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地传承和发展。大家所看到的这两张图片,就是焦裕禄同志在我们尉氏县任职时的旧址。焦裕禄同志虽然是山东淄博人,却长眠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河南兰考,留下了永不“退休”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当年栽种的用来防风固沙的泡桐树,如今被人们称之为“焦桐”。“看到泡桐树,想起焦书记。”这句话在河南百姓中已流传了半个多世纪。习近平同志曾两次到河南,在多个场合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精神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今天,如果你要问我,“焦裕禄精神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三个关键词:为民、担当、廉洁。这也是我学习了焦裕禄精神的切身感受,也是我争做出彩河南人的追求。

  第一,学习了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怀。记得小时候,老师带领我们去看......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财政系统微党课讲稿:不忘焦桐 不辱使命》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尚王有个王小妹,小小年纪十七岁,离地耙地她都会,摇楼播种铃声脆。这是1951年,焦裕禄同志在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任上,亲自编写的顺口溜,让一个田间地头的普通务农丫头成为了尉氏县乃至河南省学习的模范。如今,当年的巾帼英模王小妹已80高龄。说起焦裕禄,老人总是声情并茂地为你讲述当年发生在尉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