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组织学习"新质生产力"座谈会上的发言(1)
202x年在组织学习"新质生产力"座谈会上的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有新的生产力理论作为指导。目前,新质生产力已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展现出了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和支撑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深入总结与归纳,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实践探索。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实践要求,这对于我们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伟大进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加强国家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内涵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紧密跟踪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与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的步伐,深入把握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大势所做出的重要决策与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对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根本遵循。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之际,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已是大势所趋。当前,全球正经历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新兴技术不断融合,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技术应用创新速度加快,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在加速重构,国际科技竞争正转向基础前沿领域,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愈发激烈。
面对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交汇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展现出卓越的历史洞察力、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他们深入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深刻认识我国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和大趋势,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前进方向。在国际竞争中,他们深刻领悟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性,作出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构筑我国竞争新优势和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与表现形式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在于其高度的创新性和融合性。首先,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其次,新质生产力注重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技术的集成创新,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再次,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新质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解决传统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智能制造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数字经济则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了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生物科技的发展为医疗健康、农业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则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空间逐渐饱和,而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市场。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可以有效拓展经济增长的空间,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例如,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还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在关键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可以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例如,在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新质生产力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人口老龄化等挑战,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同时还可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有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形成合力。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战略。国家层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明确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各级地方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国家战略的有效落地。同时,要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加大对科研投入的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其次,要强化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支撑。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再次,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相结合,形成新的产业生态。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升服务业的附加值。此外,还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最后,要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吸引外资企业和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同时,要加强法治建设,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总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其核心特征与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探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年在组织学习"新质生产力"座谈会上的发言(1)》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