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实施藏粮于地战略
多维度实施藏粮于地战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确保粮食安全、加强耕地保护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为保障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202x年,全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总产量达69541万吨,比202x年增加888万吨。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尤其是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部分耕地难以长期稳定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依然面临严峻挑战。端牢中国饭碗,必须切实强化耕地保护,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食物消费需求。既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保护现有耕地,又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多维度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谋划思路、推进举措,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确保可稳定利用的耕地数量不减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各方面用地需求持续增加,生态空间约束增强,守住耕地红线面临严峻挑战。根据202x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国共有耕地12758.0万公顷,耕地总量连续净增长。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有效解决了以往......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多维度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多维度实施藏粮于地战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确保粮食安全、加强耕地保护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