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带来的启示

  “行走的思政课”带来的启示

  “那年,你14岁/花朵一样的年龄/喜欢做梦的年龄/你那稚气的面庞/可否承载起苦难的表情…今年,我也14岁/可我常躺在母亲怀里撒娇/有时也会流泪/那是因为与朋友们闹别扭/今天,我站在你的墓碑前/心头一阵阵猛烈的震颤…”这些节选自《那年,你14岁》的诗句,是宁夏固原弘文中学(原固原二中初中部)一名初中生参加20xx年“徒步任山河”活动后写下的,字里行间的情感令人动容。从1995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夕,宁夏固原都有一群师生擎起鲜红的旗帜,徒步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长眠于此的300多名烈士。天还没亮,收拾行囊准备出发。翻山越岭,途中彼此搀扶,相互鼓励前行。到达烈士陵园,肃立向烈士默哀,擦拭墓碑、敬献鲜花。路途漫漫,用汗水书写青春,用心灵感悟历史,信仰的力量穿越时空,在青少年心底共振。54公里的路程,10多个小时的行走,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延续近30年。为什么要徒步往返,又靠什么坚持下来?问题的答案,在“这是对革命先烈的一种尊重”的回答中,也藏在参加活动的一届届学子写下的一篇篇文字里。

  把课堂从教室搬到户外,一步步走下去的旅程是“教师”,崎岖蜿蜒的山道变“教材”,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不仅给参与者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也启发人们思考,怎样让思政课更加深入人心。在20xx年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徒步任山河”活动以其独特的形式,不仅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艰辛与伟大,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行走的思政课”之所以能够持续近30年,并且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关键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以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收获。每一步脚印,都是对历史的铭记;每一次呼吸,都是对生命的珍惜。学生们在行走中学会了坚韧与合作,在缅怀中懂得了感恩与奉献。这样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触动,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实践。

  此外,“徒步任山河”活动的成功还在于其背后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每年的活动筹备工作繁琐而细致,从路线规划到安全保障,从物资准备到紧急预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安排。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一次检验。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行走的思政课”的内涵,扩大其影响范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首先,可以考虑将这一模式推广到更多地区和学校,让更多学生受益。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特色资源,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老区、红色遗址等,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加深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提升“行走的思政课”质量的关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只有具备高度责任心和专业精神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总之,“徒步任山河”活动作为“行走的思政课”的典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下去,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行走的思政课”带来的启示》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