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新”提“质”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新提‘质’”“新质生产力”这一原创性新概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思想精华,强调科技创新为核心,并且以创新性、融合性、引领性、超越性等特征超越原来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能源消耗的传统生产力增长路径,实现生产力在高效能、高质量、高水平方面的跃升。现阶段,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和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仍然面临着“卡脖子”难题。面向未来,唯有以基础研究夯实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推进颠覆性技术战略攻关,才能形成新质生产力,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形成“产学研用”的创新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科技创新是经济建设、产业发展与创新驱动的关键所在。因此,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空间分布,完善国家创新资源的整体配置,进而增强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性攻关能力。其次,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企业的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并且通过期权、股权奖励、分红等激励形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再次,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研究型高校的对接合作,进而共建需求对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多方参与、多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

  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仍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基础研究布局,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勇于挑战科学难题。同时,建立健全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注重长期积累和持续支持,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激发其创新活力和潜能。此外,还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改革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面临高端人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亟需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此,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倾向,注重实际贡献和创新能力。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和创业。同时,要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科研工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五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载体。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模式。要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六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保障。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合理规划区域创新布局,形成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支持东北地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老工业基地的创新活力。同时,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补齐区域发展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七是扩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全球化背景下,闭门造车难以实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要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要支持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出去”,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同时,要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来华设立研发中心,推动中外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和深度融合。

  总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新提‘质’”,形成新质生产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不断开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新”提“质”》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