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开展以“三边四化五美”、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会议要求,切实改善我乡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我乡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提升乡村面貌的需要,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让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让城市居民向往的田园生活成为现实。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针对部分行政村落实“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不到位问题,开展“全域全面全时”集中整治。全域,就是乡域内所有区域,包括乡政府所在地、村庄、道路、沟渠、农户家中等,不留一个死角,不空一个村庄、不缺一个庭院。全面,就是聚焦治理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六乱”,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六清”,按照打造合格村、示范村、精品村的标准,分类治理、梯次推进、全面整治,全域提升。全时,就是全时段管理,严格管理各村的卫生清洁工作,促进“三边四化五美”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体提升。当前,部分行政村存在村内外、道路边、沟渠旁、田园里白色垃圾满眼、杂物无序堆放现象。特别是村外路口、沟边随意丢弃、堆放、掩埋生活垃圾。要把“净起来”当作眼下首要工作重点抓,把所有的村庄、所有沟渠、所有的道路、所有的胡同、所有的庭院、所有的一切区域,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做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乱放,物品摆放规范,一眼望去干净整洁)。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措施,引导广大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组织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定期开展卫生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村入户,讲解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知识,提高村民的科学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美丽家园,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与督促。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等项目的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工程按时保质完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五)创新工作机制,探索长效管理路径。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推广使用环保型厕所,逐步淘汰传统旱厕,提升农村卫生条件。探索实施农村污水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模式,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技术,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管网络,加强日常巡查和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鼓励村民参与环境监督,形成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六)注重典型引领,推动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在全乡范围内遴选一批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的村作为示范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定期组织现场观摩会,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做法。通过典型引领,激发其他村的学习热情和赶超动力,推动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加大对示范村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示范村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总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农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某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