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美丽建设”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美丽建设
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
新污染物治理是化学品环境管理领域乃至整个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新阵地。202x年,国家及X省先后发布《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X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新污染物治理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构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筛、评、控”体系,以及“禁、减、治”的全过程管控体系。截至202x年9月15日,我市基本完成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调查企业数量在省内位列第4。洋口镇被列为全省化工园区新污染物治理省级试点,我市在当好环境“清道夫”的路上不遗余力。
新污染物种类繁多,涉及行业广泛、产业链长,但单位产品使用量小,在环境中含量低、分布分散、隐蔽性强,其生产、使用和环境污染底数不易摸清,环境信息调查工作较难开展;新污染物不易降解、易在生物体内累积富集,其危害性短时间内不易显现,其毒性、迁移、转化机理研究难度大;部分新污染物是无意产生的物质或代谢产物,生成机理和减排技术研究难度较大。如此种种都给环境治理带来了“旧未去、新又来”的挑战和压力,必须打好政策、法治、科技“组合拳”。
一、在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挑战及问题
从全省来看,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体系亟待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专门针对新污染物的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关于新污染物的规定较为零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法律保障。此外,新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方法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较低,影响了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技术支撑方面,新污染物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新污染物的生成机理、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不仅限制了对新污染物的全面认识,也影响了治理技术和方法的开发与应用。同时,新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尚不成熟,现有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对微量新污染物的快速、准确检测需求。
在管理机制方面,新污染物治理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协同配合不足,导致治理工作推进缓慢。此外,新污染物治理的社会参与度不高,公众对新污染物的认识和关注度较低,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影响了治理工作的社会支持和效果。
二、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首先,应加快制定和完善新污染物治理的法律法规,明确新污染物的定义、分类和管理要求,为新污染物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应推动出台《新污染物管理条例》等专门法规,细化新污染物的监管措施,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其次,应建立健全新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方法标准,统一监测指标和技术规范,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此外,还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新污染物治理标准体系。
(二)强化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
一是要加强新污染物的基础研究,加大对新污染物生成机理、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投入,提升对新污染物的全面认识。二是要推动新污染物检测技术的创新,研发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检测设备和方法,提高新污染物的检测效率和精度。三是要支持新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推广高效、经济、适用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提升新污染物治理的科技水平。
(三)优化管理机制和社会参与
一是要建立新污染物治理的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二是要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新污染物环境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提高治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三是要加大新污染物治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普及新污染物的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要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的社会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媒体等参与新污染物治理的监督和评估,发挥社会力量在治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推动新污染物治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源头管控
一是要严格控制新污染物的生产和使用,对高风险新污染物实施严格的源头管控,禁止或限制其生产和使用。二是要加强对新化学物质的登记管理,严格执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确保新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三是要推动绿色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环境友好型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新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二)强化过程监管
一是要加强对新污染物排放企业的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新污染物治理措施,确保达标排放。二是要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排放监测体系,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覆盖率和频次,及时掌握新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三是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新污染物违法排放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三)推进末端治理
一是要加强对新污染物污染场地的修复治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技术手段,综合施策,有效消除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二是要加强对新污染物污染水体的治理,采取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水质,保障水环境安全。三是要加强对新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治理,采用土壤淋洗、热解吸、植物修复等技术,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四、总结与展望
新污染物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优化管理机制和社会参与,加强源头管控、过程监管和末端治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新污染物治理攻坚战,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未来的治理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而不懈奋斗!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美丽建设”专题建言献策会发言材料》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