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读懂中国

  以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读懂中国

  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中文名王海,是一位致力于客观呈现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促进中德了解互信的德国学者。自1977年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为主题完成博士论文开始,他深耕当代中国研究领域,至今已经发表几十部德文、英文和中文著作以及100多篇学术论文。在众多海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学者当中,托马斯·海贝勒以重视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独树一帜,步履几乎踏遍中国的所有省份,对中国国情有着较为真切的感受和认识。托马斯·海贝勒1947年出生于联邦德国美茵河畔奥芬巴赫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原本期望他在大学攻读法律,但他在读了三个学期后,发现自己志不在此,遂放弃了法律专业,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哥廷根大学、美因茨大学、海德堡大学攻读社会人类学(主修)、哲学、政治学和中国研究,并最终于1977年在不来梅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75年,托马斯·海贝勒随旅游团第一次到访中国,对中国有了亲身体验。但短期的参访非但没有能满足托马斯·海贝勒对中国的好奇心,反而使他更加意识到自己对真实中国的认识非常有限,产生了想要长时间待在中国,深入了解中国的想法。于是在1977年取得博士学位后,托马斯·海贝勒立即向中国大使馆提出前往中国工作的申请。同年6月,托马斯·海贝勒获邀以《北京周报》外国专家的身份来到中国工作。

  在中国的最初几年,托马斯·海贝勒主要负责为《北京周报》撰写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章。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仅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也加深了他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与政府官员、学者、普通民众的广泛交流,他逐渐形成了对中国发展路径的独特见解。托马斯·海贝勒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在他看来,中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社会公平与和谐,这使得中国能够在快速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

  除了为《北京周报》撰稿外,托马斯·海贝勒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特别是在田野调查方面,他的贡献尤为突出。从1980年代初开始,托马斯·海贝勒就频繁深入中国农村和城市社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与当地居民的直接对话,收集第一手资料。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使他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和真实,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理解中国的新视角。在他的著作中,托马斯·海贝勒详细记录了中国农村改革前后农民生活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以及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等。这些研究不仅填补了国际学术界在这些领域的空白,也为中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托马斯·海贝勒的研究重点也逐渐转向了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色和影响。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减贫、教育、医疗等领域。同时,他也关注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认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托马斯·海贝勒多次参与中德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他认为,加强中德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对于促进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托马斯·海贝勒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德国公众介绍真实的中国。他还经常接受德国媒体的采访,用客观、公正的态度解读中国的发展变化,帮助德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在20xx年的一次采访中,托马斯·海贝勒表示:“中国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社会、文化和科技等多个领域。中国正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方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面对未来,托马斯·海贝勒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将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希望中德两国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托马斯·海贝勒强调,只有通过平等、互利的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

  总之,托马斯·海贝勒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了国际上研究当代中国的重要学者之一。他通过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不仅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外部视角,也为促进中德乃至中欧之间的友好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托马斯·海贝勒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深入研究中国的发展变化,为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而不懈努力。他的研究和活动,不仅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为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力量。

以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读懂中国》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