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即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国内外数学改革的经验也证明: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分为抽象、符号变换和应用。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数学却以单纯处理中段为原则,这导致了数学严重脱离实际的倾向。因此,强调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已成为改革数学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数学抽象能力

  抽象是指由具体事物中抽取出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及关系等的思维活动;而数学抽象则根据被抽象对象的特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具体事物中抽取出量的方面、属性和关系,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另一类是对数学的定义、概念进行演绎推理,再抽象出纯数学的量,即数学的“建构”。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

  在抽象中认识数学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如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学生第一次接触12+8×3这类题目时,“为什么要先做乘法,再做加法”教师是直接把运算顺序告诉学生,还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这一规律?显然,后者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具体的购物情境,比如买12元的铅笔和8元的橡皮各3块,让学生自己算出总价,他们会发现先算出每种商品的总价,再相加更为合理。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运算顺序,还培养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在抽象中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不仅是计算和解题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例如,在教授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形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形状的特点和性质。在讨论圆形时,可以提出“为什么车轮是圆的?”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圆的定义及其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和描述圆形,还初步接触到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通过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的应用能力是指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结合实际问题设计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例如,在讲授百分数的应用时,可以选择商场打折促销的情境,让学生计算打折后的价格,从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结合环保、健康等主题,设计一些具有时代感的教学案例,如计算家庭用水量、分析食物营养成分等,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统计图表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数据,然后制作成条形图或饼图。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还学会了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如测量校园内的树木高度、计算学校食堂的食材消耗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数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三、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数学情感态度

  数学情感态度是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包括对数学的兴趣、自信心以及对数学价值的认识等。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是学生持续学习数学的动力源泉,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例如,在教授分数的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个“分蛋糕”的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分配蛋糕来学习分数的加减运算。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数学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建筑设计、天气预报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耐心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在不断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失败,教会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提高数学成绩,还能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弘扬数学文化

  数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及其在数学史上的地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应用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弘扬数学文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人成长的负责,也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贡献。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探索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