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论臭氧层危机
臭氧就是三原子氧(O3),是我们熟知的氧气的同素异形体。从地面往上到大气边缘都广泛存在臭氧,离地面约10~50千米的大气层中,含有较多的臭氧,称这个臭氧较集中的气层为臭氧层,它跨平流层和中间层。臭氧层是法国科学家C.法布里于20世纪初发现的。臭氧层中,臭氧的浓度随高度变化,在离地面20—30公里处的臭氧浓度最高,也就是说浓度最大的区域出现在平流层的范围内。实际上,平流层保存了大气中90%的臭氧。臭氧层的臭氧含量与其他大气成分相比是很小的,其只是大气的微量成份,把整个臭氧层的臭氧折算到标准状态(气压1013.25百帕、气温273.15K),其总累积厚度为0.15~0.45厘米,平均约0.30厘米,这种计量方法叫柱浓度法,采用多布森单位(Dobuson unit,简称D.U)来表示,正常大气中臭氧的柱浓度为300D.U。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一般我们将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按照波长的大小分为三个区:(1nm=10-9m)325-400 nm UV-A区280-325 nm UV-B区200-280 nm UV-C区UV-A区紫外线不能被臭氧有效吸收,但也不会造成地表生物圈的损害.事实上,这一波段少量的紫外线也是地表生物所必须的,它可促进人体的固醇类转化成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会引起软骨病,尤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UV-B区的紫外线是可能到达地表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最大危害的部分,正常情况下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吸收绝大部分的此波段的紫外线;UV-C区的紫外线波长短,能量高,但能被大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完全吸收,即使平流层的臭氧发生损耗,也不会到达地表。由上可见,对人类来说大气中的臭氧主要作用是拦截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紫外线。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臭氧层保护成为了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蒙特利尔议定书》作为一项旨在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条约,自1987年签署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与参与。该协议通过逐步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生产和消费,有效地减缓了臭氧层的破坏速度。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号召,认真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各项义务,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国内法律法规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国家层面,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臭氧层保护工作,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xx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环境准入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严格控制新增ODS项目审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环保型替代品的应用。同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国家方案(20xx-20xx)》,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几年内我国ODS淘汰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为我国臭氧层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臭氧层保护模式。例如,广东省通过建立和完善ODS回收利用体系,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北京市则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减少传统燃油车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上海市积极构建绿色供应链,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友好性。此外,许多城市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臭氧层保护的认识和支持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臭氧层保护的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20xx年,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举办了“全球臭氧层保护成就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吸引了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会上,各方就如何应对臭氧层保护面临的新挑战、深化南南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广泛共识。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地位,也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臭氧层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和产业链条的延伸使得ODS的非法贸易和跨境转移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淘汰ODS方面进展缓慢,需要国际社会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面对这些复杂形势,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继续深化国内外交流合作,努力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臭氧层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盾。同时,也要不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
《详论臭氧层危机》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1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