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要求,“十四五”期间,在落实承接好上级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县帮扶政策基础上,采取更集中的帮扶、更有效的举措、更有力的工作,尽快补齐发展短板,确保实现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不掉队,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保持过渡期内的政策连续性,常态化落实防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全县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到2025年,实现脱贫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成效更可持续,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确保本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区域发展水平达到我省一般县标准,明显缩小与其他县(市、区)的发展差距,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中赶上来,确保不掉队。
二、重点工作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主要指标,按照事前预防事后帮扶原则,提前采取干预措施,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就业吸纳能力,拓宽农民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实现促进就近就业增收。强化公益性岗位安置,动态监测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监测人口务工状况,有效利用拓展就业、帮扶载体、创业带动、社会保障和驻村帮扶等举措,构建上下联动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体系。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做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确保脱贫户不因病、因学、因灾返贫。
(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方式,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竞争力。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好一个,逐步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长期保持。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重点解决通村组硬化路问题,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加强农村供水保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证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
(五)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农村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提升农民精神面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六)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技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农业经营管理、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激励机制,优化农村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创新财政支农方式,通过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融资需求。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八)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资源。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深化农村公共服务改革,优化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机制,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县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项目、政策措施,形成系统完备的规划体系。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编制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确保规划落地见效。加强规划执行监督,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三)广泛动员参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多元投入、多方参与的格局。
(四)严格督查考核。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定期对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处理,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有信心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的新农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某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