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过渡·到位
高考(上海)历史卷今年有两份。一份是供统编教材考生使用的上海卷;另一份是供试点教材考生使用的上海试点教材卷。今年试卷命题在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导向的思想指导下,注意与课程教材改革接轨,实现两份试卷的平稳过渡,在能力考查方面力求到位。(一)上海卷向上海试点教材卷靠拢,这是高考历史卷命题的基本思路。因为今年的高考与课程教材改革已进入了实质性接轨阶段。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一是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二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三是在加强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今年试卷在总题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保持试题较高的知识覆盖率,并以设计知识重点的高目标试题来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上海两份试卷知识覆盖的平均率达到《考试说明》规定内容的71.5%,其中上海试点教材卷的覆盖率达到了79%。今年最后一道大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及其爆发初期,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问题为题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重点,而绥靖政策问题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章第一节的重点内容。以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作为考查高目标试题的知识点,有其明确的导向,即抓基础知识教学时,千万不要忽略突出重点。机械性记忆史实是历史学习的一个沉重负担。然而,必要的记忆又是历史学科特点所决定的。现实的问题是如何在试题中减少机械性记忆的内容。为此,命题时首先注意控制考查识记目标试题的比重,今年两份试卷考查识记目标的分值与去年大体持平。其次在考查识记目标的试题中加入思维考查的成分,变机械性记忆为理解性记忆。例如,上海卷的第39题,要考生填写“宪法大纲”、“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试题不仅仅要考生能记忆我国历史上曾制定过的宪法文件,而且还要以宪法的性质来理解这些宪法文件,掌握我国历史上人民性质宪法制定的发展过程。
(二)注重能力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年的高考历史卷在命题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查,这不仅包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更包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通过设置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题目,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例如,上海卷中的选择题部分,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还设置了若干需要学生结合背景材料进行分析判断的题目,如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等。这种题型的设计旨在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非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灌输上。
(三)贴近现实生活,增强试题的时代感。为了使试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现状,命题组在选材时充分考虑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比如,针对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问题,试卷中涉及到了环境史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又如,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选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成就与挑战,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这也体现了历史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功能定位,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
(四)强化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今年的历史试题做了积极尝试。一方面,通过对古代文明成就、传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考查,加深学生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另一方面,则通过设置有关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主题的题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上海试点教材卷中有一道关于宋元时期科技发明影响的论述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宋代四大发明等重要科技成果的了解,也要求他们思考这些发明对当时乃至后世社会进步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总之,20xx年高考(上海)历史卷在命题思路上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既保持了以往命题的优点,又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进行了适当调整。通过优化题型结构、丰富考查内容等方式,实现了对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并重的目标,为选拔具有扎实学识基础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完善高考命题工作,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接轨·过渡·到位》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40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