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新闻管制

  新闻史家曾推测汉代已有邸报,但未能在文献中找到确证。从已经发现的材料来看,邸报起始于唐代,是由藩镇在京师设置的进奏院发布的,“唐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领之,谓之‘上都留后’,后改为‘上都知进奏院’”。进奏院是中央与地方之间信息沟通的枢纽,进奏官邸吏代本镇呈递章奏、请示汇报,同时也把政府所公布的诏令、奏章及任免事项抄录下来,报告诸藩,于是有了邸报的产生。唐代的邸报仅供藩帅等少数官员阅览,从今天的眼光看,只不过是报纸的一种雏形。进奏官除传达政府公布的消息外,还通过邸报向本镇提供朝廷及他镇的各种情报。这样做当然为朝廷所忌,但由于进奏院为藩镇自置,进奏官听命于藩镇,朝廷对邸报的发布并不能完全控制。随着中央权力的逐渐衰落,进奏官作为藩镇派驻京师的代表也益形恣横,甚至直接干预朝政。如光化三年(900),中尉刘季述等幽废昭宗,“诸道邸吏牵帝下殿,以立幼主”。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更谈不上对邸报实行管制了。

  宋初曾缘旧制,各州在京师自置进奏院,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朝廷在收藩镇军、政、财诸权的同时,也将进奏院的管理权归于中央。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对各州自置的进奏院进行整顿,设“都进奏院”于大内侧近,进奏官由朝廷统一任命,各授铜朱印一纽,每人兼三、四州,并......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宋代的新闻管制》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新闻史家曾推测汉代已有邸报,但未能在文献中找到确证。从已经发现的材料来看,邸报起始于唐代,是由藩镇在京师设置的进奏院发布的,“唐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领之,谓之‘上都留后’,后改为‘上都知进奏院’”。进奏院是中央与地方之间信息沟通的枢纽,进奏官邸吏代本镇呈递章奏、请示汇报,同时也把政府所公布的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