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需跨越的“三道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搞好家庭教育立起鲜明旗帜引领。众所周知,家庭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成长的摇篮。人的一生中,接触最早、接受最多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年,家喻户晓,启示深刻。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有孟母般渴望子女成为贤德之才的良好愿望,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正做起来十分困难。特别是在“4+2+1”的家庭时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为带小朋友的主力,以致于呈现溺爱多于管教、原谅多于责罚的现象,父母不会、不能、不愿关爱子女的情况也一定程度存在。家庭教育该怎么做,才能让子女有十足的信心面对未来、走向成功的彼岸?我认为,做好家庭教育这门功课,至少需要跨越“三道坎”。

  一要跨越“教育是学校的事”这道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俗语说的就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子女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更多的是家庭的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定律。在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大,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出身农民家庭,是摔着泥巴、弹着玻璃珠长大的,没上过任何特长班、补习班,但父母的勤劳善良、简单朴实、吃苦耐劳却滋养了我,让我受益良多。走出大学校门的这十几年,我从偏远山区跻身大城市、从最基层单位走进领导机关、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共和国军官,最关键的支撑是家庭熏陶形成的踏实务实品质。今天,作为家长的我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条件十分优越,可正因如此,工作生活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味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而对子女教育无暇顾及;还有一些人为了生计奔波,自认为赚钱养家是第一位的,给孩子足够的金钱是最重要的,殊不知孩子最想要的是父母的陪伴,最渴望的是精神上的抚慰,最需要的是良好家庭环境的滋养。每一位家长在子女教育上都不应忽视自己的责任。

  二要跨越“教育方法单一”这道坎。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过去,家庭教育往往以“棍棒底下出孝子”为主,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来看,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亲子关系。现代社会,家长应该采取更加科学、民主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家长还应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应立即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办法,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此外,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要跨越“教育目标功利化”这道坎。当前,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过于功利,过分强调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观念不仅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还可能导致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的品德修养和身心健康。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艺术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还能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家长还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告诉他们成功不仅仅是考试分数的高低,更重要的是个人品德的完善和社会贡献的大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长应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同时,家长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家庭教育需跨越的“三道坎”》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