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唐代的王勃在《上刘右相书》中写道:“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其意思是,本着求实精神、踏踏实实的人,就会干出成绩;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绩自然浅薄。这句话告诉我们,伟大功绩要靠求实务实得来,绝不是虚浮之风能够换得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典故】出自东汉荷悦的《申鉴俗嫌》,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释义】意思是,名声必须有事实与之相配,做事情必须有结果来证实。【赏析】古人讲,“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历史证明,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创造经得起检验的业绩。《尚书》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要堆九仞高的山,就算只剩最后一筐土石没倒上去,仍然意味着失败。孟子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做事好比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水,仍然只是一口废井。俄国寓言大师雷洛夫有一句名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流上的桥梁”。不付出行动,再好的期望也是幻想。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注重向历史学习,向实践学习,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深刻领会和践行“名必有实,......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写材料用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名必有实,事必有功。唐代的王勃在《上刘右相书》中写道:“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其意思是,本着求实精神、踏踏实实的人,就会干出成绩;一心专务虚名、敷衍塞责应付工作的人,功绩自然浅薄。这句话告诉我们,伟大功绩要靠求实务实得来,绝不是虚浮之风能够换得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