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双碳”行动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党建引领“双碳”行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这一重大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双碳”工作的内涵和战略地位,为“双碳”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作为中国科学院、山东省、青岛市三方共建的国立科研机构,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一支面向国家能源战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自“双碳”战略提出后,青岛能源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坚守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初心使命,坚持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相结合、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并重的发展思路,推动化石能源的绿色转型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青岛能源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学思悟透践行“双碳”工作部署。青岛能源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的重要论述作为研究所科技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从“学、研、用”三个维度进行认真落实。研究所党委班子带头学习,统筹党支部、科研部门、群团组织及时跟进学习,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按照党中央、中科院战略部署,深入分析研究所推进“双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定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初心,找准主攻方向。

  在“学”方面,青岛能源所党委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全所党员和职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通过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双碳”目标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所党委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双碳”政策背景、技术路径、市场前景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帮助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拓宽视野,增强对“双碳”工作的理解和把握。

  在“研”方面,青岛能源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究所围绕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及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例如,在生物质能领域,研究所成功研发了一种高效的生物质气化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高品质的合成气,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新的能源来源。在太阳能领域,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研究所还在氢能、储能、碳捕集与封存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用”方面,青岛能源所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所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技术转让、联合研发、共建平台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进程。例如,研究所与某能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了一个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该项目集成了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有机肥生产等多项技术,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此外,研究所还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重大工程项目,如某城市的绿色低碳改造项目,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双碳”战略,青岛能源所还加强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研究所与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和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例如,研究所与美国某大学合作,共同研究生物质能的高效转化技术,双方在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此外,研究所还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和展览,展示中国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这些交流合作,青岛能源所不仅引进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还扩大了自身的科研网络,为实现“双碳”目标汇聚了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青岛能源所在推进“双碳”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研究所不仅关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绿色发展理念。例如,研究所定期举办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绿色低碳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研究所还与社区、学校等单位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绿色出行倡议等,引导更多人参与到绿色低碳行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研究所不仅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还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青岛能源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研究所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研究所还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建引领“双碳”行动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