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看时与赎
……这短暂的东西,奇异地与我们相关。我们,最短暂者。每一样东西都是一次,只有一次。一次便不再重复。而我们也是一次。永无轮回。但这哪怕仅只一次,也是一次曾在:因为在尘世曾在,似乎是不可收回的。(注:《里尔克全集》第2卷,第717页。)“一次性”也就是时间意义上的限定性,它意味着宇宙万物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一次”的,不可重复。同样,人也是“一次”的,而且与其他的存在者相比,人则是“最短暂者”。就时间而言,它指的是人所处的世俗时间,“一次”总是以“不可收回”的方式在尘世展开,是每一在世个体都必须承担的。“永无轮回”使每一个体看到身后的虚空,它对于“曾在”具有否定的功能。个体在世生存时间的不可逆性使“时”与“死”紧密相连,也使在世个体担忧在进入“永无轮回”那一刻起的世界。但是,并非每一个体都有对这种时间临近的恐惧,伊壁鸠鲁就主张人要站在时间的洪流之外。他认为人不应从那些具体的目标的实现中寻找幸福与快乐,人主要是要过一种被称为“恬静”的生活。他教导人重要的是在心灵的生活上,使自己学会观快乐而不要观赏痛苦。至于痛苦,人是可以“靠着心灵的训练以及不顾痛苦而只想念幸福事物的那种习惯来加以忍受。”所以,伊壁鸠鲁的快乐只是一种心灵体验,快乐并不是在时间的联结中产生的,人置身于这种恬静的快乐中,就站在了时间之外,过去、现在、将来的区别也就消失了,时间因此也被废除了。但是,在世个体并不能都像伊壁鸠鲁这般恬静地生活,他们面对生命在时间洪流中的耗损,都会发出像美国当代诗人鲁滨逊一样的感叹:“如果今后没有什么来世,/如果我们不过是尘泥,/而这是众所周知的—活着有何意义?”(《顶于立地的人们》)时间对人生命的无情耗损使哲学、宗教与文学都共同地关注人是如何应对消逝的时间而使自身免于被时间吞噬的。
在探讨时间与人的关系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存在主义”。这一哲学流派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思想界,特别是萨特和海德格尔等人关于“存在先于本质”的论述,为理解人的存在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深入分析了时间作为存在的基本结构之一,认为时间不仅是客观流逝的物理时间,更是主体性的时间,是人的生存时间。在这种时间观下,人不再是被动地等待时间的流逝,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时间之中,通过选择和行动赋予时间以意义。这种观点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线性时间观念,也为个人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意义提供了启示。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时间观念同样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教诲,强调了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应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自我完善。《道德经》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时间的相对性和循环性,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这些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技术进步,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稳定,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加速时代。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焦虑、压力增大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生命质量的关注。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平衡,成为了当下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和理解时间的意义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到时间的宝贵,珍惜每一刻,合理规划生活;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放慢脚步,享受过程,不让外在的压力和速度左右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国家层面,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在20xx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举措不仅回应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个体在社会大潮中找到了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国际视野中,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xx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国应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时间带来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但通过对话与合作,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路径。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哲学的角度探讨时间的本质,还是从文化和实践的层面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合理利用时间,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价值。这需要我们既要有宏观的视野,又要关注微观的生活细节;既要勇于面对挑战,也要善于享受过程。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强调的那样,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通过不断学习了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我,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迎接未来的挑战,书写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历史。
《从文学看时与赎》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