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办事员关于工作二十年的个人工作生活感悟
XX年XX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邻居告诉我广播里通知我到乡组织办谈话报到,从此,我从镇面粉厂调到镇政府担任专职通讯报道员。掐指一算,不知不觉包头包尾已干了整整二十年,从XX多岁的热血青年如今鬓角已添了多许白发。从事新闻写作,注定不会升官发财和有钱有势,但是回顾二十年来工作生活上的喜怒哀乐,内心仍感到了许多满足和充实。
认认真真写稿。真正涉足写稿的应该在XX年左右,XX镇广播站在广播开声前和结束后有个自办节目,编辑和播音是XX同志,在XX高中毕业时数学成绩不好,但对作文却十分用心。于是重拾起写作爱好,写了一则邻居开小店致富的简讯,村里盖了章送到镇广播站,村里的广播通响率很差,站在凳子上,耳朵贴在广播上,当播音员XX报道……的声音传出后,内心的激动和兴奋真是无法形容,尽管播出的稿件最后只有了一句话。打那以后,骑着自行车将稿子送到县广播站的,方格纸上放上几层腊纸,用圆珠笔使劲写字印下去的,到学校找报纸看新闻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XX有数篇稿件被采用,也凭借这些,XX同志调到县广电台后,XX镇政府重新招聘一名报道员,在近XX人的竞争中,我最终获得了成功。上班的第二天,XX村一姓周的粮食加工户在碾米机里凿洞做手脚偷加工户的粮食,民愤极大,XX户村民联名上书要求立案查处。当过乡镇报道员、时任XX镇党委书记的XX同志要求我跟踪采访。白天参与活动,晚上和早上在家写稿,由于刚入门,语言组织,情节描写,标题确定等对我来说都是新题和难题。我就躺在铺在地上的凉席上,脑子里反复琢磨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述,想好一段话就爬起来用笔记下来,三天时间,《XX》通讯终于完稿,领导审阅后向外投寄,XX等省内外多家刊物刊登,首战获胜增强了写稿的信心。“精心制作标题”是我在随后的写稿过程中一直注重和坚持的,它确实也增加了我的稿件竞争力。XX村兴办水厂提升生活质量的稿件……
在随后的工作中,我逐渐意识到,新闻写作不仅是文字的游戏,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每一次深入基层的采访,都让我更加贴近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记得有一次,XX村发生了一起因土地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村民们情绪激动,矛盾尖锐。我跟随镇领导前往现场,亲眼见证了基层干部如何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最终使事件得以平息。这次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写作素材,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笔记录真实,传递正能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传播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纸质媒体,到后来的广播电视,再到如今的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每一种媒介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面对这些变化,我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态度,努力适应新的传播环境。XX年,我开始接触网络新闻写作,尝试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信息,扩大新闻的覆盖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如何在网络环境中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如何吸引网民的关注,等等。但我坚信,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就能在新的传播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我还深刻认识到,新闻写作不仅仅是个人的创作行为,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每一次成功的报道背后,都离不开编辑、摄影、摄像等同事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我非常重视团队协作,经常与同事们交流心得,共同探讨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提高了个人的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XX年的“脱贫攻坚”宣传报道中,我们团队深入农村,实地走访贫困户,记录下他们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最终形成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报道,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努力的认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我将这一思想贯穿于新闻写作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导向正确、内容真实、形式新颖。特别是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例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之际,我策划并参与了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报道,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在新闻写作的道路上,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虽然前方还有许多未知的挑战,但我相信,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写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作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用笔记录时代的变迁,用镜头捕捉生活的美好,努力成为一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乡镇办事员关于工作二十年的个人工作生活感悟》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8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