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入手,防止“机关化”——某县某镇去“机关化”典型做法案例
【主要做法】乡镇干部是农村最基层的服务群体,其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为民服务质量,关乎党的形象。某乡镇党委将去机关化作为机关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整改内容,通过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强化考核,不断提升机关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增进了干群关系,密切了党群关系。
一是领导班子带头,率先深入群众。该镇建立了领导班子住读制度,镇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五天四夜”工作制,即每周一至周四在单位住宿,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学习、召开村级会议、走访入户,有效解决了白天忙于事务性工作而无法深入基层的问题。此外,还实施了领导干部面对面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要求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二到村坐班,集中接待群众,听取并解答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咨询政策和解决难题。固定的下村时间让群众清楚地知道何时可以找到领导,解决了群众找干部难的问题。为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推行了下派第一书记的工作机制,将班子成员分别下派到全镇8个村和1个社区担任第一书记,要求每周下村不少于3天,重点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参与村里的党员固定学习日、民主集中理财日和村两委会议,确保党委、政府的各项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安排能够及时落实。这一机制不仅保障了班子成员的下村时间,明确了下村任务和职责,还使他们将村场变成了分管工作之外的“第二战场”,增强了直接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实施联片包户,干部主动入户。该镇制定了《某镇机关干部“联片包户”工作实施方案》和《某镇“联片包户”工作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按照“因村派人、因人定村、自愿报名、双向选择”的原则,整合了镇机关、站所和大学生村官中的优秀干部,采取村第一书记和联片包户干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具体下派干部。每位联片包户干部每周下村一般不少于2天,联系5-10户村民,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难,及时反馈和解决。联片包户干部不仅需要定期走访,还要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有效落实,镇里还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机制,对联片包户干部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奖优罚劣,确保每一名干部都能真正扎根基层,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该镇高度重视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和业务学习,提升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针对农村工作特点,开展了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农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干部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工作的需求。此外,还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学习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增强服务意识。通过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干部的整体素质,也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该镇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建立了镇村两级便民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大大缩短了群众办事的时间和成本。同时,还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集中办理各项业务,方便群众一次性办结。此外,还推出了“民情日记”制度,要求干部记录每次入户的情况和群众的诉求,便于后续跟进和处理。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该镇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改善,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进一步提升。未来,该镇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从制度入手,防止“机关化”——某县某镇去“机关化”典型做法案例》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