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青少年“情感荒漠化”

  “情感荒漠化”指一个人漠视他人、漠视情感乃至漠视生命,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和技术等狭窄的领域,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很少考虑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等。“情感荒漠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反生活的教育。基础教育本来应该是国民素质教育,现在却变成选拔教育,同时把合格教育变成淘汰的教育,把大众的教育变成精英的教育。许多父母本身也在制造“情感荒漠化”,他们把家庭变成了学校,把自己变成了助教。学校传授知识,家庭培养情感。家庭最关心的应该是情感的发展。今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华(化名)去了一趟新疆,朋友特地开车带他看塔克拉玛干沙漠,“那真是千里戈壁,寸草不生”。由此,他又想到了“情感荒漠化”,而这种听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如今的青少年当中并不罕见。“情感荒漠化”指一个人漠视他人、漠视情感乃至漠视生命,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和技术等狭窄的领域,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很少考虑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等。至今仍让张华记忆深刻的一个案例,是北京大学学生王希(化名)投毒案。“他是西北地区中学生化学大赛第一名,保送到北大。以前都是乖乖的,放学就回家,回家就学习。到北大后感到压力很大,没什么朋友,非常不适应。王希觉得宿舍一个男同学不错,就想和他做朋友,总是形影不离。但别人会感到很奇怪,怎么两个男孩子形影不离?男同学不让他老跟着,王希生气报复,投铊毒。结果,那个男孩住院治疗1年,他也被法院判刑11年。这是典型的‘情感荒漠化’。”“我做儿童教育研究37年,长期以来很强烈地感受到恶性案件在增加,这些案件的背后往往有着情感荒漠化的阴影。”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青少年面临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情感荒漠化”的现象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对青少年的情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成绩的追求,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关注与引导,导致部分青少年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缺乏正确的应对机制,甚至走向极端。

  以家庭教育为例,许多家长将孩子的学习成绩视为唯一的成功标准,过分关注分数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更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和关怀他人。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其社会适应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张华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家长甚至会因为孩子成绩不佳而对其进行言语上的侮辱,这种负面情绪的传递无疑加剧了孩子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使其更容易产生“情感荒漠化”的倾向。

  在学校教育方面,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学校仍然将升学率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少学校采取了延长课时、增加作业量等措施,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使得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难以抽出时间去参与体育锻炼、艺术创作等有益于情感发展的活动。此外,由于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难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这也间接促进了“情感荒漠化”现象的蔓延。

  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但同时也面临着网络暴力、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在虚拟空间中,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受到不良分子的诱导,逐渐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另外,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也让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忙碌状态,亲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青少年内心的情感隔阂。

  针对上述问题,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从多角度入手解决“情感荒漠化”这一社会现象。首先,家长应当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爱与被爱。其次,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再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空间。最后,社会各界还应该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通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之,“情感荒漠化”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课题。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正视并重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社会。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出的那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下一代的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共同守护好这片属于孩子们的情感绿洲。

警惕青少年“情感荒漠化”》由互联网用户分享整理。文章地址:http://www.sanweiyuan.com/news/38473.html